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经济建设和发展论文--国民经济现代化论文

影响外贸对经济增长贡献度的因素及其动态演变研究--基于1995-2010年中国30省市数据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引言第10-11页
1 导论第11-20页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第11-13页
        1.1.1 问题的提出第11-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3-18页
        1.2.1 传统贸易理论与经济增长第13-14页
        1.2.2 新贸易理论与经济增长第14页
        1.2.3 影响外贸对经济增长的机制研究第14-17页
        1.2.4 文献评述第17-18页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18-20页
        1.3.1 研究思路第18页
        1.3.2 研究方法第18页
        1.3.3 研究的创新点及不足第18-20页
2 影响外贸对经济增长贡献度的因素分析第20-28页
    2.1 影响因素汇总第20页
    2.2 地理特征因素第20-21页
    2.3 技术水平因素第21-23页
    2.4 贸易商品结构因素第23-26页
    2.5 资本投资因素第26-28页
3 中国外贸对经济增长贡献度的现状分析第28-41页
    3.1 外贸对经济增长贡献度的测算第28-29页
    3.2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和经济增长概况第29-31页
        3.2.1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快速性和地区差异性第29-30页
        3.2.2 中国经济增长的高速性和区域差异性第30-31页
    3.3 中国外贸对经济增长贡献度的时空特征第31-41页
        3.3.1 外贸对经济增长贡献度的空间地理性第32-34页
        3.3.2 与技术水平空间变动的同向性第34-35页
        3.3.3 与贸易商品结构时空变动的偶合性第35-37页
        3.3.4 与固定资产投资时空变动的不协调性第37-39页
        3.3.5 与外商投资时间变动的总体一致性第39-41页
4 影响外贸对经济增长贡献度的因素研究第41-51页
    4.1 研究方法和指标说明第41-42页
        4.1.1 研究方法第41页
        4.1.2 指标说明第41-42页
    4.2 模型的设定第42-43页
    4.3 模型检验与估计第43-47页
        4.3.1 单位根检验方法简介第43-45页
        4.3.2 单位根检验第45-46页
        4.3.3 面板协整检验第46-47页
    4.4 模型估计第47-49页
    4.5 估计结果分析第49-51页
5 影响外贸对经济增长贡献度因素的动态演变研究第51-58页
    5.1 研究方法第51页
    5.2 模型的设立和说明第51页
    5.3 模型的检验与估计第51-52页
        5.3.1 滞后阶数选取第51-52页
        5.3.2 稳定性检验第52页
    5.4 模型估计和结果分析第52-58页
        5.4.1 脉冲响应第53-55页
        5.4.2 方差分解第55-58页
6 本文结论与政策建议第58-62页
    6.1 政策建议第58-60页
        6.1.1 充分利用各区域地理特征扩大外贸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第58页
        6.1.2 完善技术引进制度,加大技术创新支持第58-59页
        6.1.3 根据我国经济发展需要不断调整贸易商品结构第59-60页
        6.1.4 限制一部分固定资产投资,适当引导资金进入对外部门第60页
        6.1.5 合理引进外资,发挥外资的最大效用第60页
    6.2 本文结论第60-62页
参考文献第62-64页
附录A 1995—2010 年中国30 省市外贸对经济增长贡献度(%)第64-65页
附录B 1995—2010 年中国30 省市固定资产投资(亿人民币)第65-66页
附录C 1995—2010 年中国30 省市外商投资(亿人民币)第66-67页
附录D 1995—2010 年中国30 省市三项专利申请授权数(件)第67-68页
附录E 1995—2010 年中国30 省市距海外市场距离倒数百分比(%)第68-69页
附录F 1995—2010 年中国30 省市贸易商品结构(%)第69-70页
在学研究成果第70-71页
致谢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电饭煲市场的研究
下一篇:豪华百货店“品牌联营”模式下的供货渠道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