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文化理论论文--文化哲学论文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研究及其当代意义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7页
    1.1 本文缘起第8-10页
        1.1.1 本文缘起的时代背景第8页
        1.1.2 本文的现实意义第8-9页
        1.1.3 本文的理论意义第9-10页
    1.2 研究现状第10-14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4页
    1.3 研究方法第14页
        1.3.1 文献研究方法第14页
        1.3.2 比较分析方法第14页
        1.3.3 理论联系实践方法第14页
        1.3.4 多学科综合研究方法第14页
    1.4 研究思路第14-15页
    1.5 创新之处及难点第15-17页
        1.5.1 创新之处第15-16页
        1.5.2 难点和不足第16-17页
第二章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的思想渊源第17-22页
    2.1 意大利文化传统的熏陶第17-18页
        2.1.1 马基雅维利的政治学说第17页
        2.1.2 克罗齐的伦理政治史第17-18页
    2.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葛兰西的影响第18-22页
        2.2.1 马恩的相关理论学说中包含着领导权理论的思想意蕴第18-19页
        2.2.2 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对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的影响第19-20页
        2.2.3 列宁领导权思想对葛兰西的影响第20-22页
第三章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的内涵第22-31页
    3.1 文化领导权理论的内容第22-25页
        3.1.1 文化领导权的基础:市民社会第22-23页
        3.1.2 文化领导权的依靠力量:有机知识分子第23-24页
        3.1.3 文化领导权取得方式:阵地战第24-25页
    3.2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的历史地位第25-26页
    3.3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的局限性第26-31页
        3.3.1 市民社会的强大阻力:西方发达的文化工业第26-27页
        3.3.2 有机知识分子的强大阻力:资产阶级公共知识分子第27-29页
        3.3.3 阵地战理论的局限:当今世界信息化战争已成为主导第29-31页
第四章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的当代启示第31-36页
    4.1 政治社会:加强党对文化意识形态的领导,牢牢掌握文化领导权第31-32页
    4.2 市民社会: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第32-33页
    4.3 有机知识分子:加强无产阶级有机知识分子的培养和塑造,强化其内外职能与作用第33-34页
    4.4 阵地战:高度重视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文化领导权争夺战第34-36页
结语第36-37页
参考文献第37-4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40-41页
致谢第41页

论文共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独立学院转型发展职业教育研究
下一篇:基于DSP处理器的多用户电能表设计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