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8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3 简要评述 | 第11页 |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1.4.3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5 本文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 第13-15页 |
1.5.1 创新之处 | 第13-14页 |
1.5.2 不足之处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外贸企业生态环境相关理论基础 | 第15-25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5-16页 |
2.2 外贸企业生态系统理论 | 第16-20页 |
2.2.1 企业生态系统理论 | 第16-18页 |
2.2.2 外贸企业生态系统理论 | 第18-20页 |
2.3 外贸企业生态环境理论 | 第20-24页 |
2.3.1 企业生态环境的内涵 | 第20-21页 |
2.3.2 外贸企业生态环境的内涵 | 第21-23页 |
2.3.3 外贸企业群落与外贸企业生态环境 | 第23-2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外贸企业生态环境的评价体系 | 第25-32页 |
3.1 企业生态环境评价的现状 | 第25-26页 |
3.2 外贸企业生态环境评价指标的构建 | 第26-30页 |
3.2.1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 第26页 |
3.2.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6-28页 |
3.2.3 评价指标体系的分析 | 第28-30页 |
3.3 因子分析法 | 第30-3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四章 安徽省外贸企业生态环境评价 | 第32-44页 |
4.1 安徽省外贸企业生态环境纵向时序评价 | 第32-37页 |
4.1.1 数据来源与说明 | 第32页 |
4.1.2 计量分析 | 第32-36页 |
4.1.3 结论分析 | 第36-37页 |
4.2 安徽省外贸企业生态环境外部横向评价 | 第37-40页 |
4.2.1 数据来源与说明 | 第37页 |
4.2.2 计量分析 | 第37-39页 |
4.2.3 结论分析 | 第39-40页 |
4.3 安徽省外贸企业生态环境内部横向评价 | 第40-43页 |
4.3.1 数据来源与说明 | 第40页 |
4.3.2 计量分析 | 第40-42页 |
4.3.3 结论分析 | 第42-4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五章 安徽省外贸企业生态环境不足之处与优化建议 | 第44-52页 |
5.1 不足之处 | 第44-50页 |
5.1.1 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增长潜力较大 | 第44-46页 |
5.1.2 对外贸易发展水平不高,地区外贸发展不平衡 | 第46-48页 |
5.1.3 社会环境不佳,科教水平欠发达 | 第48-49页 |
5.1.4 自然资源丰裕度低,自然环境有待完善 | 第49-50页 |
5.2 优化建议 | 第50-51页 |
5.2.1 夯实经济基础,提高综合经济实力 | 第50页 |
5.2.2 跻身“一带一路”,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 第50-51页 |
5.2.3 提高科学教育水平,优化社会环境 | 第51页 |
5.2.4 注重资源的有效利用,改善自然环境 | 第51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附表 | 第55-6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