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教学理论、教学法论文--教学法与教学组织论文

绽放“和谐”之美:中小学课堂教学艺术化策略研究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7页
    一、问题提出第10-13页
        (一)社会人才评价标准与满意度分析第10-11页
        (二)教学存在的问题即艺术性的缺乏第11-12页
        (三)系统地研究教学艺术化策略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第12-13页
    二、文献综述第13-22页
        (一)“和谐教育”思想第13-16页
        (二)课堂教学艺术化第16-22页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2-23页
        (一)研究目的第22页
        (二)研究意义第22-23页
    四、研究方法第23-24页
        (一)文献法第23页
        (二)观察法第23页
        (三)访谈法第23-24页
    五、创新之处第24页
    注释第24-27页
第二章 体现和谐性课堂教学艺术化的研究基础第27-35页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第27-29页
        (一)和谐第27页
        (二)和谐教育第27-28页
        (三)教学艺术第28-29页
        (四)教学艺术化第29页
    二、教学艺术化介质载体的分类归纳第29-31页
        (一)语言表达艺术第29-31页
        (二)非语言展示艺术第31页
    三、教学艺术化追求目标:和谐之美第31-32页
        (一)和而不同,过程求异第31-32页
        (二)唯真、唯实、唯活第32页
    四、教学艺术化策略的分类依据第32-33页
        (一)常用的教学艺术分类第32-33页
        (二)本研究对教学艺术的分类依据第33页
    注释第33-35页
第三章 教学艺术运用存在的问题与制约因素分析第35-44页
    一、访谈记录第35-37页
        (一)受访者对相关概念的理解。第35页
        (二)受访者对教学艺术化的认识第35-36页
        (三)受访者对课堂教学艺术的运用情况。第36页
        (四)受访者对课堂教学艺术的经验总结与建议。第36-37页
    二、观察心得第37-40页
        (一)教育者维度第37-39页
        (二)受教育者维度第39-40页
    三、和谐性教学艺术在教学活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第40-41页
        (一)对“教学艺术”与“和谐教育”思想的理解不够系统第40页
        (二)因不可量化没有评价标准对教学艺术定位不清第40-41页
        (三)教学惰性影响影响教学艺术的实施第41页
        (四)受教育者配合教学艺术的实施需要紧跟教育者课堂的步调第41页
        (五)缺少具有指导性的方案,尚未形成特有教学艺术风格第41页
    四、影响和谐性课堂教学艺术形成的成因分析第41-43页
        (一)教育者第41-42页
        (二)受教育者第42-43页
        (三)课堂教学第43页
    注释第43-44页
第四章 体现和谐性课堂教学艺术化之策略研究第44-59页
    一、坚持具有和谐性教学艺术化的原则第44-46页
        (一)顺应人发展规律的原则第44-45页
        (二)传授知识与发展智能相结合的原则第45页
        (三)因材施教的原则第45页
        (四)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第45-46页
        (五)主导与主体相结合的原则第46页
    二、完善具有和谐性的教学艺术内容第46-49页
        (一)教育层面第46-47页
        (二)受教育者层面第47-48页
        (三)教育者层面第48-49页
    三、体现具有和谐性的教学艺术方法第49-55页
        (一)教师组织艺术方法第49-52页
        (二)教师管理艺术方法第52-53页
        (三)师生互动艺术方法第53-55页
    四、营造具有和谐性的教学艺术氛围第55-58页
        (一)课堂教学需要教学艺术氛围第55-57页
        (二)教室环境需要教学艺术氛围第57-58页
    注释第58-59页
结语第59-60页
    注释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5页
附录第65-6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69-70页
致谢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婴幼儿血管瘤组织中β2受体的表达分布及意义
下一篇:阻断Tim-3促使DC-CIK细胞向白血病MRD局部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