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受贿罪的立法现状与完善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引言 | 第8-9页 |
| 一、受贿罪概说 | 第9-14页 |
| (一)受贿罪的概念及构成 | 第9-10页 |
| (二)当前受贿犯罪的新动态与特点 | 第10-13页 |
| (三)受贿犯罪高发的成因分析 | 第13-14页 |
| 二、我国受贿罪的立法与认定 | 第14-24页 |
| (一)受贿罪的对象 | 第14-17页 |
| (二)受贿罪的客观方面 | 第17-19页 |
| (三)受贿罪的主体 | 第19-22页 |
| (四)受贿罪的刑罚 | 第22-24页 |
| 三、国际公约和国外立法有关受贿罪的规定 | 第24-30页 |
| (一)贿赂范围 | 第24-25页 |
| (二)受贿罪的客观方面 | 第25-26页 |
| (三)受贿罪的主体 | 第26-28页 |
| (四)受贿罪的刑罚设置 | 第28-29页 |
| (五)启示与借鉴 | 第29-30页 |
| 四、我国受贿罪的立法缺陷 | 第30-39页 |
| (一)贿赂范围偏窄 | 第30页 |
| (二)“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用语不明确 | 第30-31页 |
| (三)“为他人谋取利益”不符合受贿罪的本质 | 第31-33页 |
| (四)受贿罪主体过于笼统 | 第33-34页 |
| (五)受贿罪的刑罚设置缺乏科学性 | 第34-39页 |
| 五、完善受贿罪立法的思路与建议 | 第39-52页 |
| (一)犯罪构成方面的完善 | 第39-44页 |
| (二)法定刑方面的完善 | 第44-48页 |
| (三)增设外国公职人员或国际公共组织官员受贿罪 | 第48-52页 |
| 结语 | 第52-53页 |
| 致谢 | 第53-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