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 英文摘要 | 第4页 |
| 目录 | 第5-7页 |
| 1 前言 | 第7-12页 |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7-8页 |
| 1.2 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 第8-12页 |
| 1.2.1 中小学体育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 | 第8-9页 |
| 1.2.2 中学体操教学现状及改革的研究 | 第9页 |
| 1.2.3 关于我国学校体育场地的误区 | 第9-10页 |
| 1.2.4 我国学校体育教育演变过程中的体育器械 | 第10-12页 |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12-15页 |
| 2.1 研究对象 | 第12页 |
| 2.2 研究方法 | 第12-15页 |
| 2.2.1 文献资料法 | 第12页 |
| 2.2.2 问卷调查法 | 第12-14页 |
| 2.2.3 访谈法 | 第14页 |
| 2.2.4 数理统计法 | 第14-15页 |
| 3 吉林省普通中学体操现状与分析 | 第15-20页 |
| 3.1 吉林省普通中学体操器械的现状 | 第15-16页 |
| 3.2 吉林省普通中学体操轻器械的现状 | 第16-17页 |
| 3.3 吉林省普通中学体操教学内容的现状 | 第17-18页 |
| 3.4 相关的比较分析 | 第18-20页 |
| 4 吉林省普通中学体操器械创新的可行性分析 | 第20-24页 |
| 4.1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对体育设施资源开发的思路 | 第20页 |
| 4.2 吉林省普通中学体操器械创新的基本思路 | 第20-24页 |
| 4.2.1 概念的界定 | 第20-21页 |
| 4.2.2 体操器械创新的理论支持 | 第21-24页 |
| 5 吉林省普通中学体操器械创新对提高体操教学效果的优势探讨 | 第24-29页 |
| 5.1 体操器械创新的具体实施 | 第24-27页 |
| 5.1.1 体操器械创新的原则 | 第24-25页 |
| 5.1.2 体操器械创新的内容 | 第25-26页 |
| 5.1.3 场地器材的布局 | 第26-27页 |
| 5.2 优势探讨 | 第27-29页 |
| 5.2.1 缓解学校体操器材短缺的压力 | 第27页 |
| 5.2.2 器械的练习效果 | 第27-29页 |
| 6 结论 | 第29-30页 |
| 7 建议 | 第30-31页 |
| 参考文献 | 第31-33页 |
| 致谢 | 第33-34页 |
| 附件一 | 第34-36页 |
| 附件二 | 第36-38页 |
| 附页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