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1 导论 | 第9-18页 |
·选题背景和项目依托 | 第9-10页 |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项目依托 | 第10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国内外城市群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资源环境承载力理论综述 | 第13-15页 |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5-18页 |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2 相关理论 | 第18-26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8-22页 |
·城市群的概念及特征 | 第18-20页 |
·京津冀城市群界定 | 第20页 |
·承载力概念的由来 | 第20-21页 |
·资源环境承载力概念与特征 | 第21-22页 |
·城市群的形成与发展规律 | 第22-24页 |
·城市群形成规律 | 第22-23页 |
·城市群发展规律 | 第23-24页 |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简介 | 第24-26页 |
·生态足迹法 | 第24页 |
·主成份分析法 | 第24-25页 |
·状态空间法 | 第25-26页 |
3 京津冀城市群的形成与现状 | 第26-36页 |
·京津冀城市群形成与发展 | 第26-28页 |
·京津冀城市群的资源与环境现状 | 第28-32页 |
·京津冀城市群的资源现状 | 第28-31页 |
·京津冀城市群的环境现状 | 第31-32页 |
·京津冀城市群的人口与社会经济现状 | 第32-36页 |
·人口分布 | 第32-33页 |
·产业状况 | 第33-35页 |
·交通状况 | 第35-36页 |
4 京津冀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分析 | 第36-48页 |
·京津冀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构建 | 第36-38页 |
·指标休系构律的原则 | 第36-37页 |
·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37-38页 |
·京津冀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成份分析 | 第38-45页 |
·主成份分析法 | 第38-39页 |
·原始数据 | 第39页 |
·无量纲化 | 第39页 |
·权重分析 | 第39-42页 |
·数据分析 | 第42-45页 |
·小结 | 第45-48页 |
5 提高京津冀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政策建议 | 第48-55页 |
·依靠科学技术,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 第48-49页 |
·加强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 第49-50页 |
·加快技术进步,促进产业升级 | 第50-51页 |
·构建完善的产业结构体系 | 第51-52页 |
·控制人口总量,完善城市基础设施 | 第52-53页 |
·转变政府职能,实施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 第53-54页 |
·建设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 第54-55页 |
6 创新与不足 | 第55-56页 |
·创新点 | 第55页 |
·本文的不足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附录 | 第62-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