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10-31页 |
一、选题的缘起 | 第10-14页 |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4-20页 |
三、研究综述 | 第20-28页 |
四、研究方法与架构 | 第28-29页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29-31页 |
第一章 南通渔业现代化历史进程 | 第31-54页 |
第一节 传统渔业在南通 | 第31-40页 |
一、远古至明代以前的南通渔业 | 第31-33页 |
二、明清时期的南通渔业 | 第33-37页 |
三、民初北洋政府时期的南通渔业 | 第37-40页 |
第二节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南通渔业现代化的初步展开与受阻 | 第40-48页 |
一、渔业现代化的初步展开(1927~1937) | 第40-45页 |
二、渔业现代化的被迫中断(1938~1945) | 第45-46页 |
三、渔业现代化的被迫搁浅(1946~1949) | 第46-48页 |
第三节 解放后至改革开放前南通渔业现代化的再次起步与发展 | 第48-51页 |
一、渔业现代化的再次起步(1949~1965) | 第48-50页 |
二、渔业现代化的一定发展(1966~1978) | 第50-51页 |
第四节 改革开放后南通渔业现代化的强势推进与加速 | 第51-54页 |
一、渔业现代化的强势推进(1979~1986) | 第51-52页 |
二、渔业现代化的加速发展(1987~2000) | 第52-54页 |
第二章 渔业生产的现代化 | 第54-149页 |
第一节 张謇与我国近现代渔业生产的开启 | 第54-56页 |
一、张謇与南通吕四渔业公司 | 第54-55页 |
二、张謇与江浙渔业公司 | 第55-56页 |
三、张謇为渔业生产现代化所作的其它努力 | 第56页 |
第二节 近现代渔业生产工具的使用与革新 | 第56-75页 |
一、渔船的使用与革新 | 第56-65页 |
二、渔网具的使用与革新 | 第65-75页 |
第三节 捕捞产业之兴衰与现代转型 | 第75-98页 |
一、捕捞渔业的兴盛与困境 | 第75-84页 |
二、捕捞渔业发展的受阻 | 第84-86页 |
三、捕捞渔业的恢复与初步发展 | 第86-90页 |
四、海洋捕捞的继续推进与淡水捕捞的下滑 | 第90-92页 |
五、捕捞渔业的产业化发展与调整 | 第92-94页 |
六、捕捞产业的加速发展与转型 | 第94-98页 |
第四节 养殖渔业的兴起与产业化 | 第98-128页 |
一、淡水养殖渔业的兴起 | 第98-104页 |
二、淡水养殖的恢复发展与海水养殖的起步 | 第104-109页 |
三、养殖渔业的整体推进 | 第109-114页 |
四、养殖渔业的突飞猛进 | 第114-119页 |
五、养殖渔业发展的产业化 | 第119-128页 |
第五节 水产品保鲜与加工业之演进 | 第128-136页 |
一、传统的水产品保鲜与加工技术 | 第128-130页 |
二、水产品保鲜与加工业在传承中的新进展 | 第130-132页 |
三、水产品保鲜与加工业的规模化和产业化 | 第132-136页 |
第六节 水产品销售与贸易方式的嬗变 | 第136-149页 |
一、水产品销售与贸易的鱼行主导化 | 第136-141页 |
二、水产品销售与贸易的国营化 | 第141-144页 |
三、水产品销售与贸易的市场化 | 第144-149页 |
第三章 渔民生活与观念的变化 | 第149-194页 |
第一节 渔民的生活 | 第149-167页 |
一、渔民生活处境的变迁 | 第149-160页 |
二、渔民权益维护与保障的“虚实之变” | 第160-167页 |
第二节 渔民的教育与社会地位 | 第167-173页 |
一、渔民教育的注重与提升 | 第167-172页 |
二、渔民社会地位的变迁 | 第172-173页 |
第三节 渔民的习俗与信仰 | 第173-194页 |
一、渔民的生产习俗及变化 | 第173-180页 |
二、渔民的生活习俗及变化 | 第180-189页 |
三、渔民的信仰及变化 | 第189-194页 |
第四章 渔村与渔港的现代化建设 | 第194-214页 |
第一节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无实质性建设的渔村与渔港 | 第194-201页 |
一、对渔村的关注 | 第194-197页 |
二、渔港建设进展甚微 | 第197-201页 |
第二节 党和政府正式启动建设的渔村与渔港 | 第201-207页 |
一、对旧时渔村的整治与初步建设 | 第201-202页 |
二、渔港建设的正式启动与初具规模 | 第202-207页 |
第三节 现代渔村与渔港建设的加速 | 第207-214页 |
一、现代渔村(区)建设的迅猛推进 | 第207-209页 |
二、现代渔港建设的加速 | 第209-214页 |
第五章 渔业管理的现代迈进 | 第214-276页 |
第一节 渔业生产管理的现代迈进 | 第214-264页 |
一、渔业生产管理组织机构的演变与完善 | 第214-223页 |
二、渔业生产管理的制度建设 | 第223-231页 |
三、渔业生产管理的运作模式变迁 | 第231-252页 |
四、渔业生产管理中相关问题研究 | 第252-264页 |
第二节 渔民与渔村管理的现代迈进 | 第264-276页 |
一、渔民与渔村管理上的“四甲制” | 第264-266页 |
二、渔民与渔村管理上的保甲制 | 第266-268页 |
三、渔民与渔村管理方式的嬗变及渔港管理的起步 | 第268-274页 |
四、渔民与渔村(港)管理的改革及推进 | 第274-276页 |
第六章 南通渔业现代化的评价 | 第276-293页 |
第一节 南通渔业现代化的地位与作用 | 第276-288页 |
一、南通渔业现代化的地位 | 第276-284页 |
二、南通渔业现代化的作用 | 第284-288页 |
第二节 南通渔业现代化所呈现的特点与经验 | 第288-293页 |
一、特点 | 第289-290页 |
二、经验 | 第290-293页 |
结语 | 第293-295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295-308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著目录 | 第308-309页 |
后记 | 第309-3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