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制品内表面电解质等离子抛光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12页 |
1.1.1 课题的来源 | 第10页 |
1.1.2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6页 |
1.2.1 电解质等离子加工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金属零件抛光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简析 | 第15-16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第2章 电解质等离子加工技术机理 | 第18-23页 |
2.1 电解质等离子加工技术原理 | 第18-20页 |
2.2 电解质等离子金属表面加工工艺特点 | 第20-22页 |
2.2.1 电解液对抛光加工的影响 | 第20-21页 |
2.2.2 电解质等离子抛光电流电压特性 | 第21-22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3章 不锈钢制品内表面电解质等离子抛光试验平台 | 第23-40页 |
3.1 电解质等离子内表面抛光方法 | 第23-29页 |
3.1.1 加工电源搭建 | 第23-27页 |
3.1.2 中心电极法验证 | 第27-28页 |
3.1.3 加工实例对比 | 第28-29页 |
3.2 电解质等离子内表面抛光试验平台的搭建 | 第29-39页 |
3.2.1 控制对象分析 | 第29页 |
3.2.2 试验平台控制系统方案设计 | 第29-30页 |
3.2.3 元器件选型 | 第30-33页 |
3.2.4 加工流程确定和I/O口分配 | 第33-35页 |
3.2.5 监控界面设计 | 第35-37页 |
3.2.6 电气控制系统及实验平台设计 | 第37-39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4章 电解质等离子内表面抛光基本规律 | 第40-50页 |
4.1 试验材料和检测仪器选择 | 第40-41页 |
4.2 不同放置方式下粗糙度随直径的变化关系 | 第41-43页 |
4.3 电解质等离子内表面抛光基本规律 | 第43-48页 |
4.3.1 抛光液温度对内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 第44-45页 |
4.3.2 抛光液流量对内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 第45页 |
4.3.3 加工时间对内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 第45-46页 |
4.3.4 抛光液浓度对内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 第46-48页 |
4.4 不同长度的抛光试验 | 第48-4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5章 不锈钢制品内表面抛光正交试验 | 第50-64页 |
5.1 正交试验设计 | 第50-51页 |
5.2 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51-58页 |
5.3 不锈钢盲孔和保温杯抛光 | 第58-63页 |
5.3.1 不锈钢盲孔抛光 | 第58-59页 |
5.3.2 不锈钢保温杯卡具设计及抛光 | 第59-6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结论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