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前言 | 第12-16页 |
1 流动儿童的概念和现状 | 第12-13页 |
2 流动儿童预防接种及疫苗针对性传染病发病情况 | 第13页 |
3 托幼机构/学校查验预防接种证 | 第13-14页 |
4 影响流动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的原因 | 第14页 |
5 网格化管理 | 第14-16页 |
第一部分 《流动儿童预防接种查漏补种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 | 第16-1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6页 |
1.1 系统设计 | 第16页 |
1.2 相关标准 | 第16页 |
1.3 职责分工 | 第16页 |
2 结果 | 第16-18页 |
2.1 系统使用 | 第16-17页 |
2.2 系统操作步骤 | 第17页 |
2.3 系统功能 | 第17页 |
2.4 系统特点 | 第17-18页 |
3 讨论 | 第18-19页 |
第二部分 社区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网格化管理 | 第19-3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9-22页 |
1.1 干预对象 | 第19页 |
1.2 方法 | 第19-21页 |
1.3 其它干预措施 | 第21页 |
1.4 资料来源 | 第21页 |
1.5 质量控制 | 第21页 |
1.6 判断标准 | 第21-22页 |
1.7 数据分析 | 第22页 |
2 结果 | 第22-27页 |
2.1 干预对象的人口学特征 | 第22-23页 |
2.2 干预开展的基本情况 | 第23-24页 |
2.3 龙东社区干预后儿童预防接种率变化情况 | 第24-27页 |
3 讨论 | 第27-30页 |
第三部分 学生查验证及预防接种精细化管理 | 第30-3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0-32页 |
1.1 对象 | 第30页 |
1.2 方法 | 第30-31页 |
1.3 资料来源 | 第31页 |
1.4 质量控制 | 第31页 |
1.5 判断标准 | 第31页 |
1.6 数据分析 | 第31-32页 |
2 结果 | 第32-35页 |
2.1 一般情况 | 第32页 |
2.2 干预组前后学生各疫苗预防接种率比较 | 第32-33页 |
2.3 干预前干预组与对照组前后学生各疫苗预防接种率比较 | 第33-34页 |
2.4 干预后干预组与对照组前后学生各疫苗预防接种率比较 | 第34-35页 |
3 讨论 | 第35-37页 |
第四部分 流动儿童预防接种影响因素分析 | 第37-4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7页 |
1.1 对象 | 第37页 |
1.2 方法 | 第37页 |
1.3 样本量估计 | 第37页 |
1.4 数据分析 | 第37页 |
2 结果 | 第37-40页 |
2.1 一般情况 | 第37-39页 |
2.2 监护人预防接种知识及对儿童免疫接种态度情况 | 第39页 |
2.3 获取和希望获取预防接种知识途径 | 第39页 |
2.4 儿童接种预约通知方式和接种困难 | 第39-40页 |
2.5 影响因素分析 | 第40页 |
3 讨论 | 第40-42页 |
结论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9页 |
综述 | 第49-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7-58页 |
附录 儿童免疫接种状况及监护人情况调查表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