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上市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两阶段价值链的视角
致谢 | 第6-7页 |
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3-18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一、现实意义 | 第14-15页 |
二、理论意义 | 第15页 |
第三节 研究目标 | 第15页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论文框架 | 第15-17页 |
第五节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第六节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17-18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8-28页 |
第一节 技术创新效率的基本理论 | 第18-20页 |
一、技术创新理论 | 第18-19页 |
二、技术创新效率理论 | 第19-20页 |
第二节 创新价值链理论 | 第20-23页 |
一、价值链理论 | 第20-21页 |
二、创新过程中的价值链 | 第21-23页 |
第三节 技术创新效率的测度方法 | 第23-25页 |
一、数据包络分析法(DEA) | 第23-24页 |
二、随机前沿分析法(SFA) | 第24-25页 |
第四节 对技术创新效率的相关研究综述 | 第25-28页 |
一、国外对技术创新效率的综合研究 | 第25-26页 |
二、国内对技术创新效率的综合研究 | 第26-28页 |
第三章 创业板上市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现状 | 第28-34页 |
第一节 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特点分析 | 第28-31页 |
一、创业板市场正在发展壮大 | 第28-29页 |
二、创业板上市企业行业集中 | 第29-31页 |
第二节 创业板上市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与产出现状 | 第31-34页 |
一、创业板上市企业创新投入情况 | 第31-32页 |
二、创业板上市企业研发直接产出情况 | 第32-34页 |
第四章 两阶段下创业板上市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测度 | 第34-47页 |
第一节 样本选取 | 第34-35页 |
第二节 两阶段的划分 | 第35页 |
第三节 两阶段指标选择 | 第35-38页 |
一、科研阶段的投入和产出指标 | 第36-37页 |
二、成果转化阶段的投入和产出指标 | 第37-38页 |
三、主要指标投入和产出指标的描述统计分析 | 第38页 |
第四节 两阶段DEA模型构建 | 第38-47页 |
一、传统DEA模型 | 第38-39页 |
二、两阶段关联的DEA模型 | 第39-41页 |
三、选用依据及模型设定 | 第41-42页 |
四、DEA测度结果分析 | 第42-47页 |
第五章 创业板上市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47-56页 |
第一节 变量的选取 | 第47-49页 |
一、企业规模 | 第47-48页 |
二、劳动者素质 | 第48页 |
三、公司治理水平 | 第48页 |
四、经营业绩 | 第48-49页 |
五、控制变量 | 第49页 |
第二节 指标的检验与描述型统计分析 | 第49-51页 |
第三节 模型的构建 | 第51-52页 |
第四节 实证模型回归结果分析 | 第52-56页 |
一、第一阶段的回归结果 | 第52-54页 |
二、第二阶段的回归结果 | 第54-56页 |
第六章 主要研究成果和建议 | 第56-59页 |
第一节 主要研究成果 | 第56-57页 |
第二节 相关建议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5页 |
硕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