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原子能技术论文--核反应堆工程论文--反应堆安全与控制论文--反应堆安全论文

堆芯安全性在线分析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22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2 堆芯监测系统的研究现状第11-13页
    1.3 堆芯安全性分析方法的研究现状第13-17页
        1.3.1 确定论安全分析第13-16页
        1.3.2 概率论安全分析第16-17页
    1.4 人机界面设计的研究现状第17-20页
    1.5 论文的工作内容第20-22页
第2章 堆芯安全性指标第22-26页
    2.1 功率分布安全指标第22-24页
        2.1.1 轴向功率偏差第22-23页
        2.1.2 象限功率倾斜比第23-24页
    2.2 堆芯热工安全指标第24-25页
    2.3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3章 堆芯安全性指标建模第26-50页
    3.1 秦山一期堆芯简介第26-29页
    3.2 堆芯三维功率分布计算第29-46页
        3.2.1 堆芯节块划分第29-30页
        3.2.2 中子扩散方程及其求解第30-32页
        3.2.3 功率的计算第32页
        3.2.4 功率计算结果的在线校正第32-34页
        3.2.5 拟合法重构组件均匀两群截面第34-38页
        3.2.6 堆芯物理和热工的耦合计算第38-46页
    3.3 堆芯热工安全指标计算第46-48页
        3.3.1 最小烧毁比计算第46-47页
        3.3.2 堆芯热通道出口含汽率计算第47-48页
    3.4 本章小结第48-50页
第4章 堆芯安全性在线分析系统人机界面设计第50-62页
    4.1 Wonderware InTouch10.1简介第50-52页
    4.2 堆芯安全性在线分析系统人机界面的界面设计第52-59页
        4.2.1 人机界面结构设计第53-54页
        4.2.2 人机界面颜色的使用第54页
        4.2.3 状态监测界面设计第54-56页
        4.2.4 异常报警界面设计第56-59页
    4.3 堆芯安全性在线分析系统界面的数据通讯第59-60页
        4.3.1 创建InTouch实时数据库第59-60页
        4.3.2 连接InTouch和SQL Server 2008数据库第60页
    4.4 本章小结第60-62页
第5章 堆芯安全性在线分析系统的验证第62-70页
    5.1 堆芯安全性在线分析系统开发过程第62页
    5.2 降功率工况第62-64页
    5.3 掉棒事故工况第64-67页
    5.4 本章小结第67-70页
结论第70-72页
参考文献第72-7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第76-78页
致谢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带定位格架燃料棒束通道内流动与传热特性研究
下一篇:基于可靠性模型核电厂核安全分析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