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

多丽丝·莱辛小说中的政治书写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1章 绪论第7-19页
    1.1 多丽丝·莱辛其人其作第7-8页
    1.2 国内研究状况第8-12页
        1.2.1 莱辛小说在中国的译介第8-10页
        1.2.2 莱辛小说在中国的研究第10-12页
    1.3 国外研究状况第12-13页
    1.4 选题依据及其学术价值第13-16页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6-19页
第2章 莱辛小说政治书写的基本领域第19-40页
    2.1 种族政治:殖民统治与文化冲突第19-24页
        2.1.1 深厚的帝国意识第19-20页
        2.1.2 残暴的殖民统治第20-21页
        2.1.3 虚假的文化殖民第21-23页
        2.1.4 衰落的非洲文明第23-24页
    2.2 国家政治:政治权力的游戏第24-28页
        2.2.1 严峻的国际政治形势第24-26页
        2.2.2 公平正义缺失的社会第26-27页
        2.2.3 政党与阶层的利益关联第27-28页
    2.3 性别政治:女性觉醒的史诗第28-34页
        2.3.1 迷茫的“家庭天使”第29-30页
        2.3.2 独立的“自由女神”第30-31页
        2.3.3 孤独异化的“白人鬼魂”第31-32页
        2.3.4 夹缝中生存的“黑玫瑰”第32-34页
    2.4 生态政治:科技时代的人与自然第34-40页
        2.4.1 人类中心主义的恶果第34-37页
        2.4.2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第37-40页
第3章 莱辛小说中寄予的政治理想第40-58页
    3.1 多元文化并存第40-43页
        3.1.1“白人优越论”的解构第40-42页
        3.1.2“人为界限”的消失第42-43页
    3.2 世界和平安定第43-49页
        3.2.1 世界和平,合作共赢第43-45页
        3.2.2 社会安定,公正法治第45-47页
        3.2.3 人文关怀,自由平等第47-49页
    3.3 两性平等互助第49-53页
        3.3.1 父权制思想的颠覆第50页
        3.3.2 精神自由的最佳状态第50-52页
        3.3.3 平等互助的和谐关系第52-53页
    3.4 诗意地栖居第53-58页
        3.4.1 回归自然,诗意生活第54-55页
        3.4.2 新起点,新文明第55-58页
第4章 莱辛小说政治书写的基本动因第58-63页
    4.1 非洲白人的双重文化身份第58-60页
    4.2 寻找家园的流亡者第60-62页
    4.3 动荡的社会大环境第62-63页
第5章 莱辛小说政治书写的社会价值和社会效果第63-69页
    5.1 莱辛小说政治书写的社会价值第63-66页
        5.1.1 时代的记录者第63-64页
        5.1.2 问题的追问者第64-65页
        5.1.3 对当代作家群体的启示第65页
        5.1.4 对当代中国发展的启示第65-66页
    5.2 莱辛小说政治书写的社会效果第66-69页
结语第69-70页
致谢第70-72页
参考文献第72-76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纳博科夫小说文体研究
下一篇:论约瑟夫·海勒小说的犹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