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5页 |
1.1 纳博科夫其人其作 | 第7-9页 |
1.2 国内外研究情况 | 第9-12页 |
1.2.1 国内研究情况 | 第9-10页 |
1.2.2 国外研究情况 | 第10-11页 |
1.2.3 纳博科夫研究评述 | 第11-12页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2-15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第2章 纳博科夫小说的语言 | 第15-22页 |
2.1 狂欢化的语言 | 第15-17页 |
2.2 游戏化的语言 | 第17-19页 |
2.2.1 拼贴与戏仿 | 第17-18页 |
2.2.2 隐喻与暗示 | 第18-19页 |
2.3 细节化的语言 | 第19-22页 |
2.3.1 埋设细节 | 第19-20页 |
2.3.2 描写细节 | 第20-22页 |
第3章 纳博科夫小说的叙事个性 | 第22-29页 |
3.1“不可靠”叙述者 | 第22-24页 |
3.2“另类”叙述视角 | 第24-25页 |
3.3“空间化”叙事结构 | 第25-29页 |
3.3.1“空间化”叙述结构 | 第25-26页 |
3.3.2“空间化”叙述结构类型 | 第26-29页 |
第4章 纳博科夫小说的体式特征 | 第29-39页 |
4.1 元小说式 | 第29-33页 |
4.1.1“三重”文本 | 第30-31页 |
4.1.2 对话性文本 | 第31-33页 |
4.2 戏仿式小说 | 第33-35页 |
4.3 反讽式小说 | 第35-38页 |
4.3.1 隐喻式反讽小说 | 第35-36页 |
4.3.2 调侃式反讽小说 | 第36-38页 |
4.4 文体杂糅式小说 | 第38-39页 |
第5章 纳博科夫小说文体的创新语境 | 第39-45页 |
5.1“黄金时代”的俄罗斯与“白银时代”的纳博科夫 | 第39-41页 |
5.2 现实观与创作论 | 第41-42页 |
5.3“彼岸世界”的追寻 | 第42-45页 |
结语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