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

高校辅导员职场排斥对职场孤独感的影响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前言第11-13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3-30页
    1.1 职场排斥第13-17页
        1.1.1 职场排斥概念的来源第13-14页
        1.1.2 职场排斥的概念界定第14-15页
        1.1.3 职场排斥的结构与测量第15-17页
    1.2 职场孤独感第17-21页
        1.2.1 职场孤独感的界定第17页
        1.2.2 职场孤独感的结构和测量第17-19页
        1.2.3 孤独感成因的理论分析第19-21页
    1.3 自我概念清晰性第21-23页
        1.3.1 自我概念清晰性的界定第21-22页
        1.3.2 自我概念清晰性的测量第22-23页
    1.4 组织自尊第23-25页
        1.4.1 组织自尊概念的界定第23-24页
        1.4.2 组织自尊的测量第24-25页
    1.5 组织自尊、自我概念清晰性与职场排斥、职场孤独感的关系第25-30页
        1.5.1 职场排斥与职场孤独感的关系第25-26页
        1.5.2 职场排斥、组织自尊与职场孤独感的关系第26-27页
        1.5.3 职场排斥、自我概念清晰性与职场孤独感的关系第27-28页
        1.5.4 职场排斥、自我概念清晰性、组织自尊与职场孤独感的关系第28-30页
第二章 问题提出及研究假设第30-33页
    2.1 问题提出第30页
    2.2 研究假设第30-31页
    2.3 研究目的第31页
    2.4 研究意义第31-33页
        2.4.1 理论意义第31页
        2.4.2 现实意义第31-33页
第三章 研究方法第33-36页
    3.1 研究对象第33-34页
    3.2 研究工具第34-36页
        3.2.1 职场排斥量表第34-35页
        3.2.2 职场孤独感量表第35页
        3.2.3 自我概念清晰性量表第35页
        3.2.4 组织自尊量表第35-36页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第36-50页
    4.1 高校辅导员职场排斥、自我概念清晰性、组织自尊、职场孤独感的特点第36页
    4.2 人口学特征对各变量的影响分析第36-40页
        4.2.1 各变量的性别差异第37页
        4.2.2 各变量的年龄差异第37-38页
        4.2.3 各变量的学历差异第38-39页
        4.2.4 各变量的工作时间差异第39-40页
        4.2.5 各变量的职称差异第40页
    4.3 各变量之间的相关分析第40-41页
    4.4 职场排斥、组织自尊、自我概念清晰性与职场孤独感的回归关系第41-42页
    4.5 组织自尊和自我概念清晰性在职场排斥和职场孤独感之间的多重中介第42-50页
        4.5.1 组织自尊在职场排斥和职场孤独感间的中介作用分析第42-44页
        4.5.2 自我概念清晰性在职场排斥和职场孤独感间的中介分析第44-45页
        4.5.3 组织自尊、自我概念清晰性的多重中介效应第45-50页
第五章 讨论第50-58页
    5.1 高校辅导员的职场排斥特点第50-52页
    5.2 组织自尊在职场排斥和职场孤独感之间的中介作用第52-53页
    5.3 自我概念清晰性在职场排斥和职场孤独感间的中介作用第53-54页
    5.4 自我概念清晰性、组织自尊的多重中介作用第54-55页
    5.5 干预建议第55-56页
        5.5.1 学校层面第55页
        5.5.2 辅导员个体层面第55-56页
    5.6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56-58页
结论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2页
附录第62-65页
致谢第65-6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互联网对孤独感的影响--基于广西大学学生的实证研究
下一篇:企业资本结构对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