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气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负载型双金属催化剂催化氢化二氧化碳的实验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6页
    1.1 选题背景介绍第9-10页
    1.2 二氧化碳减排策略第10-12页
        1.2.1 清洁煤技术第10-11页
        1.2.2 新能源开发第11页
        1.2.3 需求侧减排及智能电网建设第11页
        1.2.4 政策引导第11-12页
    1.3 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技术第12-13页
        1.3.1 吸附法第12页
        1.3.2 吸收法第12页
        1.3.3 膜分离技术第12-13页
    1.4 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第13-14页
        1.4.1 二氧化碳加氢甲烷化第13页
        1.4.2 二氧化碳加氢甲醇化第13-14页
        1.4.3 二氧化碳加氢甲酸化第14页
        1.4.4 其他技术第14页
    1.5 本文的选题思路和主要研究内容第14-15页
    1.6 本章小结第15-16页
第二章 二氧化碳转化还原的实验研究第16-27页
    2.1 供氢体的筛选第16页
    2.2 实验药品和仪器设备第16-17页
        2.2.1 实验药品第16页
        2.2.2 实验仪器第16-17页
    2.3 实验方法与步骤第17-18页
    2.4 正交试验第18-19页
    2.5 单因素试验第19-23页
        2.5.1 供氢体溶液浓度C_M对CO_2转化效率的影响第19-20页
        2.5.2 反应温度T对CO_2转化效率的影响第20-21页
        2.5.3 pH对CO_2转化效率的影响第21-22页
        2.5.4 V对CO_2转化效率的影响第22-23页
    2.6 平行实验第23-24页
    2.7 共存气体影响实验第24-26页
    2.8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三章 二氧化碳催化氢化催化剂的实验研究第27-41页
    3.1 实验方案的提出与可行性分析第27页
    3.2 催化剂的制备实验条件第27-28页
        3.2.1 实验药品第27-28页
        3.2.2 实验仪器及设备第28页
    3.3 催化剂制备与筛选第28-30页
        3.3.1 催化剂及载体的合成第28-29页
        3.3.2 催化剂反应性能第29-30页
    3.4 催化剂制备条件优化第30-34页
        3.4.1 载体第30-31页
        3.4.2 Ni/Cu比例第31-32页
        3.4.3 浸渍时间第32-33页
        3.4.4 煅烧温度第33-34页
    3.5 Ni-Cu/TiO_2催化剂催化CO_2反应的影响因素第34-39页
        3.5.1 催化剂添加量对催化CO_2反应的影响第34-35页
        3.5.2 M溶液浓度对催化CO_2反应的影响第35-36页
        3.5.3 反应温度对催化CO_2反应的影响第36-37页
        3.5.4 pH对催化CO_2反应的影响第37-38页
        3.5.5 混合气体总流量对催化CO_2反应的影响第38-39页
    3.6 CO_2催化转化最佳实验条件第39-40页
    3.7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四章 实验产物检测催化剂表征及催化机理的初步探究第41-44页
    4.1 Ni-Cu/TiO_2催化剂表征第41页
    4.2 产物的质谱检测第41-42页
    4.3 反应机理的初步探究第42-43页
    4.4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第44-45页
    5.1 结论第44页
    5.2 展望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第48-49页
致谢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湿式电除尘器废水捕集CO2实验研究
下一篇:超超临界机组的锅炉燃烧控制系统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