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1.1.1 核谱学简介 | 第9-10页 |
1.1.2 核谱学时间测量及问题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4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1.5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6-17页 |
第2章 系统设计 | 第17-28页 |
2.1 正电子简介 | 第17-18页 |
2.2 时间测量模拟处理方法 | 第18-20页 |
2.3 时间测量数字化整体思路 | 第20-21页 |
2.4 探测器输出信号特点 | 第21-24页 |
2.4.1 探测器信号获取原理 | 第21-23页 |
2.4.2 探测器输出的时间信号特点 | 第23-24页 |
2.5 影响数字时间测量谱议性能的主要因数 | 第24-27页 |
2.5.1 时间分辨率及影响时间分辨率的主要因素 | 第24-26页 |
2.5.2 时间测量谱仪死时间及影响死时间的主要因素 | 第26-27页 |
2.6 数字化时间测量谱仪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 | 第27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时间信号数字化处理 | 第28-54页 |
3.1 数字化单元简介 | 第28-31页 |
3.2 ADC采集 | 第31-34页 |
3.2.1 波形数字化 | 第31-32页 |
3.2.2 采集参数的确定 | 第32-33页 |
3.2.3 采样率的影响 | 第33-34页 |
3.3 符合甄别触发 | 第34-38页 |
3.3.1 符合甄别 | 第35-36页 |
3.3.2 起止信号幅度甄别 | 第36-37页 |
3.3.3 起止信号时间窗甄别 | 第37-38页 |
3.4 脉冲甄别模块 | 第38-40页 |
3.4.1 脉冲面积甄别 | 第38-39页 |
3.4.2 脉冲面积幅度比率甄别 | 第39-40页 |
3.4.3 脉冲上升时间甄别 | 第40页 |
3.5 定时及时间测量模块 | 第40-46页 |
3.5.1 恒比定时原理 | 第40-41页 |
3.5.2 定时及测量数字化实现 | 第41-42页 |
3.5.3 定时点的影响 | 第42-44页 |
3.5.4 多插值方式处理 | 第44-46页 |
3.6 多道计数模块 | 第46-48页 |
3.6.1 直方图计数 | 第46-47页 |
3.6.2 道宽的影响 | 第47-48页 |
3.7 顺序模式下各模块的相互影响 | 第48-53页 |
3.7.1 顺序模式 | 第48-50页 |
3.7.2 数字化单元工作在顺序模式下的性能测试 | 第50-53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4章 时间测量数字化方法的应用 | 第54-63页 |
4.1 数字化正电子湮没寿命谱仪 | 第54-56页 |
4.2 双探头符合触发正电子寿命谱仪 | 第56-58页 |
4.2.1 双探头符合谱仪整体设计 | 第56-57页 |
4.2.2 符合单元 | 第57-58页 |
4.3 数字化正电子寿命叠加测量谱仪 | 第58-62页 |
4.3.1 叠加测量谱仪设计 | 第58-59页 |
4.3.2 叠加谱研究 | 第59-61页 |
4.3.3 叠加测量谱仪优化思路 | 第61-6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结论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