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1.2.1 半导体探测器读出电路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2 X/γ 射线能谱分析系统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页 |
1.4 创新点 | 第17-19页 |
第2章 化合物半导体探测器的性能分析 | 第19-32页 |
2.1 半导体探测器的工作原理 | 第19-20页 |
2.2 化合物半导体探测器的特点 | 第20-30页 |
2.2.1 本征探测效率 | 第23-26页 |
2.2.2 能谱特性 | 第26-28页 |
2.2.3 能量分辨率 | 第28-30页 |
2.3 化合物半导体探测器输出电信号特征 | 第30-32页 |
第3章 化合物半导体探测器读出电路噪声分析与滤波器设计 | 第32-45页 |
3.1 电荷灵敏前置放大器的基本原理 | 第32-33页 |
3.2 电荷灵敏前置放大器的噪声分析 | 第33-34页 |
3.3 最优化滤波器原理 | 第34-37页 |
3.3.1 对白噪声输入信号的分析 | 第36页 |
3.3.2 对非白噪声输入信号的分析 | 第36-37页 |
3.4 电荷灵敏前置放大器最优滤波器的设计 | 第37-40页 |
3.5 数字梯形成形算法 | 第40-45页 |
第4章 差分混合型与复位型电荷灵敏前置放大器的设计与实现 | 第45-66页 |
4.1 差分混合型电荷灵敏前置放大器 | 第45-50页 |
4.1.1 电路整体设计 | 第45-46页 |
4.1.2 输入缓冲器 | 第46-47页 |
4.1.3 偏置电路 | 第47-48页 |
4.1.4 放大电路 | 第48-49页 |
4.1.5 白化滤波器 | 第49-50页 |
4.2 复位型电荷灵敏前置放大器 | 第50-56页 |
4.2.1 电路整体设计 | 第51-52页 |
4.2.2 放大电路 | 第52-54页 |
4.2.3 复位电路 | 第54-56页 |
4.3 前置放大器的PCB设计 | 第56-58页 |
4.4 电路性能测试 | 第58-66页 |
4.4.1 差分混合型前放性能测试 | 第58-62页 |
4.4.2 复位型前放性能测试 | 第62-66页 |
第5章 单载流子处理技术与实现 | 第66-77页 |
5.1 单载流子处理技术 | 第66页 |
5.2 电子学修正技术 | 第66-67页 |
5.3 模拟上升时间甄别器 | 第67-75页 |
5.3.1 模拟上升时间甄别的原理 | 第67-68页 |
5.3.2 电路设计 | 第68-73页 |
5.3.3 电路性能测试 | 第73-75页 |
5.4 数字上升时间甄别器 | 第75-77页 |
5.4.1 数字上升时间甄别的原理 | 第75-76页 |
5.4.2 数字上升时间甄别的实现 | 第76-77页 |
第6章 数字多道脉冲幅度分析器的设计与实现 | 第77-88页 |
6.1 数字多道脉冲幅度分析器系统设计 | 第77页 |
6.2 模拟前端模块 | 第77-80页 |
6.2.1 增益调节电路 | 第77-78页 |
6.2.2 极性转换电路 | 第78-79页 |
6.2.3 直流偏置调节电路 | 第79-80页 |
6.3 高速模数转换模块 | 第80-81页 |
6.4 FPGA数据处理模块 | 第81-85页 |
6.4.1 数字梯形成形器的实现 | 第81-83页 |
6.4.2 上升时间甄别的实现 | 第83-84页 |
6.4.3 计数率校正的实现 | 第84-85页 |
6.4.4 基线估计的实现 | 第85页 |
6.5 主控与数据传输模块 | 第85-88页 |
6.5.1 ARM主控系统的设计 | 第85-86页 |
6.5.2 USB转UART电路 | 第86-88页 |
第7章 系统测试及应用 | 第88-93页 |
7.1 系统测试 | 第88-90页 |
7.2 X荧光分析中的应用 | 第90-91页 |
7.3 核素识别中的应用 | 第91-93页 |
结论 | 第93-95页 |
致谢 | 第95-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10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第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