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生物论文

新课标下,初中生物课堂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研究与实践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1 引言第7-9页
    1.1 创新意识的组成、特点及意义第7-8页
        1.1.1 创新意识的组成第7-8页
        1.1.2 创新意识的特点第8页
    1.2 创新意识的意义第8-9页
2 培养创新意识的研究第9-12页
    2.1 国外对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现状第9-10页
    2.2 国内对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现状第10页
    2.3 研究内容第10-11页
    2.4 研究方法第11页
        2.4.1 文献分析法第11页
        2.4.2 课堂观察法第11页
        2.4.3 教学实验法第11页
    2.5 本文的创新之处第11-12页
3 初中生物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及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策略和方法第12-16页
    3.1 新课改下初中生物教师应具备的素质第12-13页
        3.1.1 为学生准备丰富的课前资料,激发学生兴趣第12页
        3.1.2 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在交流合作中学习第12页
        3.1.3 让学生体验收获知识的喜悦第12-13页
    3.2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的原则第13-14页
        3.2.1 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的平衡原则第13页
        3.2.2 改变以往重视结果,忽略过程的原则第13页
        3.2.3 改变以往强调探究的形式,忽略探究实效的原则第13-14页
    3.3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的方法第14-16页
        3.3.1 百变的导课第14页
        3.3.2 多种教学方式让创新思维萌芽第14页
        3.3.3 让实验成为学生了解未知的钥匙第14-16页
4 培养创新意识的方法的实践研究第16-17页
    4.1 教学实验的设计第16-17页
        4.1.1 实验目的第16页
        4.1.2 实验对象第16页
        4.1.3 实验方法第16页
        4.1.4 实验教材第16页
        4.1.5 实验时间第16-17页
5 教学案例与评价第17-26页
    5.1 课程分类依据第17-24页
        5.1.1 实验班探究型学习课 《鸟》第17-19页
        5.1.2 实验班过程型表演课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第19-22页
        5.1.3 实验班动手型实验课《真菌、细菌的培养》第22-24页
        5.1.4 实验班总结型传统课第24页
    5.2 课堂观察第24-26页
6 创新考试第26-27页
7 结论第27-29页
    7.1 研究的结果第27页
    7.2 不足之处第27-28页
    7.3 展望第28-29页
参考文献第29-31页
致谢第31页

论文共3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时期我国普法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下一篇:局部晚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早期疗效评估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