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1 绪论 | 第11-18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研究问题分析与思路方法 | 第12-15页 |
1.2.1 研究的基本问题 | 第12-13页 |
1.2.2 研究思路 | 第13-15页 |
1.2.3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3 研究框架和结构安排 | 第15-17页 |
1.3.1 研究框架 | 第15-16页 |
1.3.2 结构安排 | 第16-17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23页 |
2.1 校企协同创新的研究综述 | 第18-19页 |
2.2 知识转移的研究综述 | 第19-21页 |
2.3 对现有研究的总体述评 | 第21-23页 |
3 校企协同创新知识转移特性分析 | 第23-32页 |
3.1 校企协同创新的特性分析 | 第23-24页 |
3.1.1 校企协同创新的内涵 | 第23-24页 |
3.1.2 协同创新的模式 | 第24页 |
3.2 校企协同创新中知识转移的特性分析 | 第24-28页 |
3.2.1 校企知识转移促进校企协同创新 | 第25页 |
3.2.2 校企协同创新知识转移的特点 | 第25-26页 |
3.2.3 校企协同创新知识转移的要素与过程分析 | 第26-28页 |
3.3 校企协同创新过程与知识转移的演化分析 | 第28-32页 |
3.3.1 校企协同创新过程分析 | 第28-29页 |
3.3.2 校企协同创新过程与知识转移行为的演化分析 | 第29-30页 |
3.3.3 校企协同创新与知识转移行为的演化模型 | 第30-32页 |
4 校企协同创新过程中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32-46页 |
4.1 校企协同创新过程中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2-36页 |
4.1.1 目标协同阶段技术性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分析 | 第32-33页 |
4.1.2 组织协同阶段系统性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分析 | 第33-34页 |
4.1.3 战略协同阶段战略性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分析 | 第34-35页 |
4.1.4 校企协同创新过程中的外部环境因素对知识转移影响的分析 | 第35-36页 |
4.2 校企协同创新过程中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及假设 | 第36-37页 |
4.2.1 校企协同创新过程中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理论模型 | 第36页 |
4.2.2 校企协同创新过程中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的假设模型 | 第36-37页 |
4.3 校企协同创新过程中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 第37-46页 |
4.3.1 问卷设计与变量度量 | 第37-38页 |
4.3.2 信度与效度分析 | 第38-40页 |
4.3.3 样本收集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0-41页 |
4.3.4 验证性因子分析 | 第41-43页 |
4.3.5 结果分析 | 第43-46页 |
5 校企协同创新过程中知识转移的系统动力学分析 | 第46-58页 |
5.1 系统动力学方法的可行性分析 | 第46页 |
5.2 因果关系分析 | 第46-48页 |
5.2.1 模型假设 | 第46-47页 |
5.2.2 系统因果关系图 | 第47-48页 |
5.3 模型构建 | 第48-51页 |
5.3.1 系统流图 | 第48-49页 |
5.3.2 主要仿真方程的设计 | 第49-51页 |
5.4 模型构建与仿真 | 第51-58页 |
5.4.1 模型仿真结果分析 | 第51-53页 |
5.4.2 灵敏度分析 | 第53-58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8-61页 |
6.1 政策与建议 | 第58-59页 |
6.2 主要研究工作及创新点 | 第59-60页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6页 |
附录 | 第66-71页 |
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