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蓄电池论文

锌/镍单液流电池电解液的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章 绪论第15-30页
    1.1 国内外液流电池的发展第15-18页
    1.2 液流电池的分类及特点第18-19页
    1.3 几种典型的液流电池发展情况第19-23页
        1.3.1 全钒液流电池(VRFB)第19-21页
        1.3.2 铅酸液流电池第21-22页
        1.3.3 Zn/Ni单液流电池第22-23页
    1.4 电解液添加剂研究情况第23-27页
        1.4.1 无机电解液添加剂第24-25页
        1.4.2 有机电解液添加剂第25-27页
        1.4.3 无机与有机电解液添加剂的协同作用第27页
    1.5 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第27-30页
        1.5.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第27-28页
        1.5.2 论文研究内容和方法第28-30页
第二章 实验器材及研究方法第30-35页
    2.1 实验药品及仪器第30-31页
        2.1.1 实验药品与材料第30-31页
        2.1.2 实验仪器第31页
    2.2 电池组装方法第31-32页
    2.3 样品表征第32-33页
        2.3.1 扫描电镜(SEM)第32页
        2.3.2 X射线衍射(XRD)第32页
        2.3.3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第32-33页
    2.4 性能测试第33-35页
        2.4.1 循环伏安测试第33页
        2.4.2 恒压极化测试第33页
        2.4.3 计时电流法第33页
        2.4.4 充放电循环测试第33-35页
第三章 电解液流速对锌镍单液流电池性能的影响第35-45页
    3.1 引言第35页
    3.2 结果与讨论第35-44页
        3.2.1 充放电性能测试第35-41页
        3.2.2 锌沉积形貌表征第41-44页
    3.4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四章 电解液对锌镍单液流电池性能的影响第45-56页
    4.1 引言第45页
    4.2 结果与讨论第45-55页
        4.2.1 碱性沉积型锌负极的动力学表征及锌沉积机理研究第45-49页
        4.2.2 锌离子浓度对碱性沉积型锌负极性能的影响第49-50页
        4.2.3 电池充放电循环过程中电解液组成变化的研究第50-55页
    4.3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五章 电解液添加剂对锌镍单液流电池性能的影响第56-67页
    5.1 引言第56页
    5.2 结果与讨论第56-66页
        5.2.1 高面容量下空白电解中电池循环性能第56-57页
        5.2.2 优选电解液添加剂第57-60页
        5.2.3 添加剂对锌镍单液流电池循环性能影响第60-62页
        5.2.4 电解液添加剂作用机理第62-64页
        5.2.5 添加剂对锌镍单液流电池正极的影响第64-66页
    5.3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第六章 拉浆式泡沫镍作锌镍单液流电池正极性能初探第67-74页
    6.1 引言第67页
    6.2 结果与讨论第67-73页
    6.3 本章小结第73-74页
第七章 结论第74-76页
参考文献第76-87页
致谢第87-88页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8-89页
作者及导师简介第89-90页
附件第90-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信息过滤技术在网站信息监管中的应用与研究
下一篇:基于Web的城市商业银行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