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考研动机探析--基于对16名大学生的访谈分析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引论 | 第7-9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7-8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8-9页 |
第二章 文献回顾 | 第9-15页 |
一、有关考研问题的研究 | 第9-12页 |
(一) 对“考研热”的研究 | 第9-11页 |
(二) 对考研动机的研究 | 第11页 |
(三) 对“考研热”降温的研究 | 第11-12页 |
二、动机的相关理论 | 第12-15页 |
(一) 内在起因观点 | 第12-13页 |
(二) 外在诱因观点 | 第13页 |
(三) 中介自我调节观点 | 第13-14页 |
(四) 自我调节论 | 第14-15页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15-18页 |
一、概念的界定 | 第15页 |
(一) 考研 | 第15页 |
(二) 动机 | 第15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一) 研究方法的选择 | 第15-16页 |
(二) 访谈的实施过程 | 第16-17页 |
三、研究框架 | 第17-18页 |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18-33页 |
一、大学生考研动机的类型 | 第18-23页 |
(一) 发展 | 第18-19页 |
(二) 责任 | 第19-20页 |
(三) 证明 | 第20页 |
(四) 兴趣 | 第20-21页 |
(五) 补偿 | 第21-22页 |
(六) 逃避 | 第22-23页 |
二、大学生考研动机的建构 | 第23-33页 |
(一) 失衡与需求 | 第23-25页 |
(二) 认知与抉择 | 第25-28页 |
(三) 行动与反馈 | 第28-30页 |
(四) 调节与持续 | 第30-33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33-36页 |
一、结论与讨论 | 第33-34页 |
(一) 考研动机是一个动态的建构过程 | 第33页 |
(二) 考研动机是一个复杂的结合体 | 第33-34页 |
(三) 考研动机的不同会带来不同的结果 | 第34页 |
二、建议 | 第34-35页 |
(一) 提倡和鼓励大学生考研 | 第34页 |
(二) 引导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 第34-35页 |
(三) 引导大学生以积极的态度读研 | 第35页 |
三、研究的局限性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
致谢 | 第38-39页 |
附录1 访谈提纲1 | 第39-40页 |
附录2 访谈提纲2 | 第40-41页 |
附录3 访谈提纲3 | 第41-42页 |
附录4 访谈提纲4 | 第42-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