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9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1.2 基本概念 | 第10-12页 |
1.2.1 人才 | 第10-11页 |
1.2.2 人才开发 | 第11页 |
1.2.3 人才开发政策 | 第11-12页 |
1.3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3 国内外研究评价 | 第14-15页 |
1.4 论文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5-17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5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4.3 研究思路框架 | 第16-17页 |
2 金州新区人才开发政策现状分析 | 第17-28页 |
2.1 金州新区人才开发政策制定的背景 | 第17-20页 |
2.1.1 金州新区人才资源开发概况 | 第17-18页 |
2.1.2 金州新区人才资源开发的发展目标 | 第18页 |
2.1.3 金州新区人才开发政策制定的必要性 | 第18-20页 |
2.2 金州新区人才开发政策的具体内容 | 第20-23页 |
2.2.1 构建并完善人才工作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 | 第20页 |
2.2.2 建立人才发展资金投入制度 | 第20-21页 |
2.2.3 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激励 | 第21-22页 |
2.2.4 区级优秀人才荣誉制度 | 第22页 |
2.2.5 “1337”科技创新政策体系 | 第22-23页 |
2.3 金州新区人才开发政策实施情况 | 第23-24页 |
2.4 金州新区人才开发政策实施后的社会效应 | 第24-28页 |
2.4.1 积极效应 | 第24-26页 |
2.4.2 消极效应 | 第26-28页 |
3 金州新区人才开发政策评估 | 第28-39页 |
3.1 金州新区成立前后人才资源开发情况对比 | 第28-33页 |
3.1.1 金州新区成立前人才资源开发情况 | 第28-30页 |
3.1.2 金州新区成立后人才资源开发情况 | 第30-33页 |
3.2 金州新区与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人才开发政策比较 | 第33-35页 |
3.2.1 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人才开发政策 | 第33-34页 |
3.2.2 金州新区与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人才开发政策比较 | 第34-35页 |
3.3 国内其他经济发达地区与金州新区人才开发政策比较 | 第35-37页 |
3.3.1 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人才开发政策发展情况 | 第35-36页 |
3.3.2 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才开发政策发展情况 | 第36页 |
3.3.3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才开发政策发展情况 | 第36-37页 |
3.3.4 国内经济发达地区人才政策与金州新区人才开发政策之比较 | 第37页 |
3.4 金州新区人才开发政策现存问题分析 | 第37-39页 |
3.4.1 政策内容失衡 | 第37-38页 |
3.4.2 政策优势弱化 | 第38页 |
3.4.3 政策执行不力 | 第38-39页 |
4 金州新区人才开发政策的完善建议 | 第39-46页 |
4.1 政策制定 | 第39页 |
4.1.1 健全政策研究机构 | 第39页 |
4.1.2 规范政策制定过程 | 第39页 |
4.2 政策内容 | 第39-44页 |
4.2.1 加大人才投入 | 第39-40页 |
4.2.2 重视人才培养 | 第40-41页 |
4.2.3 加快人才引进 | 第41-43页 |
4.2.4 创新人才评价 | 第43页 |
4.2.5 强化人才服务 | 第43-44页 |
4.3 政策执行 | 第44页 |
4.3.1 加大宣传力度 | 第44页 |
4.3.2 加强沟通协调 | 第44页 |
4.4 政策评估 | 第44-46页 |
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