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2D通信的通量优化技术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引言 | 第10-15页 |
1.1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3 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14-15页 |
2 研究背景介绍 | 第15-28页 |
2.1 LTE基本架构与关键技术 | 第15-22页 |
2.1.1 LTE基本架构 | 第15-18页 |
2.1.2 LTE关键技术 | 第18-20页 |
2.1.3 LTE-A与5G | 第20-22页 |
2.2 D2D通信技术简介 | 第22-25页 |
2.3 随机几何理论 | 第25-28页 |
3 距离受限的干扰协调策略研究 | 第28-43页 |
3.1 系统模型 | 第29-32页 |
3.1.1 网络模型 | 第29-31页 |
3.1.2 信道模型 | 第31页 |
3.1.3 功率控制方法 | 第31-32页 |
3.1.4 ER策略 | 第32页 |
3.2 系统干扰分析 | 第32-35页 |
3.2.1 蜂窝上行链路发送端所带来的干扰 | 第33-34页 |
3.2.2 D2D链路发送端所带来的干扰 | 第34-35页 |
3.3 性能指标分析 | 第35-37页 |
3.4 仿真结果 | 第37-43页 |
4 基于能量收集的D2D协作通信研究 | 第43-62页 |
4.1 系统模型 | 第43-47页 |
4.1.1 网络模型 | 第43-44页 |
4.1.2 中继选择策略 | 第44-45页 |
4.1.3 中断概率分析 | 第45-47页 |
4.2 能量收集方案 | 第47-55页 |
4.2.1 BS能量收集方案 | 第47-50页 |
4.2.2 CUE能量收集方案 | 第50-53页 |
4.2.3 联合能量收集方案 | 第53-55页 |
4.3 仿真结果 | 第55-62页 |
5 结论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索引 | 第68-69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9-71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