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合成树脂与塑料工业论文--聚合类树脂及塑料论文--聚烯烃类及塑料论文

红外图像系统及热分析对再生塑料PE成分的表征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目录第8-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29页
    1.1 再生塑料概述第11-17页
        1.1.1 再生塑料来源第11页
        1.1.2 再生塑料的再生方法第11-12页
        1.1.3 再生塑料的安全隐患及分析方法第12-14页
        1.1.4 再生塑料PE的安全隐患第14-15页
        1.1.5 再生塑料PE的分析方法第15-17页
    1.2 热分析概述第17-20页
        1.2.1 差示扫描量热法及热重法的发展简史第17-19页
        1.2.2 差示扫描量热法及热重法的测试原理第19-20页
    1.3 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法概述第20-21页
        1.3.1 紫外分光光度法的起源第20页
        1.3.2 紫外-可见光谱法的分析原理第20-21页
    1.4 红外图像系统(Spectrum Spotlight 300)概述第21-27页
        1.4.1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原理第21-23页
        1.4.2 红外图像系统(Spectrum Spotlight 300)构造及原理第23-24页
        1.4.3 图像系统参数第24-25页
        1.4.4 红外图像系统操作模式第25-27页
        1.4.5 红外图像系统的表征手段与作用第27页
    1.5 本论文的意义与特色第27-29页
第2章 实验部分第29-48页
    2.1 主要分析测试样品及其制备第29-31页
        2.1.1 测试样品第29-31页
        2.1.2 测试样品的制备第31页
    2.2 所需设备和测试仪器第31-32页
    2.3 热分析法的实验步骤第32-33页
        2.3.1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实验步骤第32-33页
        2.3.2 热重法(TG)实验步骤第33页
    2.4 红外光谱法的实验步骤第33页
    2.5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实验步骤第33-34页
    2.6 红外图像系统的实验步骤第34-38页
        2.6.1 待测样品的预处理第34页
        2.6.2 红外图像总吸收图采集的实验步骤第34-36页
        2.6.3 红外图像实验条件的优化第36-38页
    2.7 红外图像数据的处理第38-48页
        2.7.1 测试样品各组分特征峰位的确定第38-42页
        2.7.2 测试样品中各组分Chemimap图像第42-44页
        2.7.3 测试样品中各组分的图层显示模式第44-48页
第3章 结果与讨论第48-87页
    3.1 PE新料与PE再生料鉴别分析第48-52页
        3.1.1 PE新料与PE再生料的红外光谱分析第48-50页
        3.1.2 PE新料与PE再生料的热分析第50-52页
    3.2 PE再生粒料的成分分析第52-73页
        3.2.1 PE再生粒料的红外光谱分析第52-58页
        3.2.2 PE再生粒料的热分析第58-62页
        3.2.3 PE再生粒料的紫外光谱分析第62-64页
        3.2.4 PE再生粒料的红外图像系统表征第64-71页
        3.2.5 PE再生粒料中硬脂酸盐定量表征第71-73页
    3.3 PE再生塑料瓶的成分分析第73-87页
        3.3.1 PE再生塑料瓶的红外光谱分析第74-76页
        3.3.2 PE再生塑料瓶的热分析第76-78页
        3.3.3 PE再生塑料瓶的紫外吸收光谱分析第78-79页
        3.3.4 PE再生塑料瓶的红外图像系统表征第79-80页
        3.3.5 HDPE/PP共混体系定量模拟第80-87页
第4章 结论第87-89页
参考文献第89-95页
致谢第95页

论文共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室内环境空气中尼古丁的测定方法研究
下一篇:基于FPGA的说话人识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