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引言 | 第10-14页 |
| 一、重大误解制度 | 第14-40页 |
| (一)重大误解概念的历史沿革 | 第15页 |
| (二)与重大误解有关的域外法律制度 | 第15-28页 |
| 1、德国民法上的“错误”制度 | 第16-24页 |
| 2、其他大陆法系国家或地区有关“错误”制度的研究与立法 | 第24-25页 |
| 3、英美法系中“错误”制度的司法实践 | 第25-27页 |
| 4、有关民商事合同的国际条约中的“错误”制度 | 第27-28页 |
| (三)我国民法上的重大误解制度的解析 | 第28-40页 |
| 1、误解与错误的比较 | 第28-35页 |
| 2、对何为“重大”误解的甄别 | 第35-36页 |
| 3、当事人与误解发生原因之间的关系 | 第36-39页 |
| 4、重大误解的法律后果 | 第39-40页 |
| 二、拍卖合同的成立、生效及其特征 | 第40-47页 |
| (一)拍卖合同的成立与生效 | 第40-42页 |
| (二)拍卖合同的特征 | 第42-47页 |
| 1、拍卖合同与一般买卖合同在瑕疵担保责任上的区别 | 第42-45页 |
| 2、拍卖与招投标的区别 | 第45-47页 |
| 三、重大误解在拍卖合同中的法律适用 | 第47-73页 |
| (一)再谈特里尔葡萄酒拍卖会案 | 第47-50页 |
| 1、民法上的讨论 | 第47-49页 |
| 2、商法下的讨论 | 第49-50页 |
| (二)实然法中与拍卖合同适用重大误解有关的规定 | 第50-54页 |
| 1、《拍卖法》第 36 条不应作为否定论的依据 | 第50-53页 |
| 2、对肯定论立法的解读 | 第53-54页 |
| (三)拍卖合同不宜适用重大误解制度的理论概述 | 第54-73页 |
| 1、拍卖合同无法适用重大误解而变更 | 第54-56页 |
| 2、各方利益的衡量 | 第56-59页 |
| 3、拍卖合同中误解出现的场合 | 第59-66页 |
| 4、外观主义对拍卖合同适用重大误解的影响 | 第66-67页 |
| 5、不保证条款与买受人误解的风险 | 第67-71页 |
| 6、拍卖人瑕疵担保免责声明对重大误解适用的影响 | 第71-73页 |
| 结语 | 第73-74页 |
| 参考文献 | 第74-79页 |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79-80页 |
| 后记 | 第80-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