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目录 | 第9-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1.1.1 车间调度问题的发展 | 第12-13页 |
1.1.2 基于再制造的闭环供应链的发展 | 第13-14页 |
1.2 问题提出 | 第14-15页 |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5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6-19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5 论文框架与结构安排 | 第19-22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 | 第22-32页 |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第22-26页 |
2.1.1 流水车间调度问题研究综述 | 第22-25页 |
2.1.2 作业车间调度问题调度研究状况 | 第25-26页 |
2.1.3 国内外有关产品回收再制造经济批量调度问题研究现状 | 第26页 |
2.2 启发式算法相关理论 | 第26-29页 |
2.2.1 Johnson启发式算法 | 第27页 |
2.2.2 CDS启发式算法 | 第27-28页 |
2.2.3 Palmer启发式算法 | 第28页 |
2.2.4 RA启发式算法 | 第28页 |
2.2.5 Gupta启发式算法 | 第28-29页 |
2.3 智能优化算法之遗传算法相关理论 | 第29-32页 |
2.3.1 遗传算法概述 | 第29-30页 |
2.3.2 遗传算法步骤及特点 | 第30-32页 |
第3章 制造与再制造组件库存水平分析 | 第32-44页 |
3.1 完工组件库存水平分析 | 第35-38页 |
3.1.1 全部由原材料加工而来的完工组件的库存水平分析 | 第36页 |
3.1.2 部分源于再制造的完工组件的库存水平分析 | 第36-38页 |
3.2 在制组件库存水平分析 | 第38-42页 |
3.2.1 全部由原材料加工的在制组件的库存水平分析 | 第38-39页 |
3.2.2 部分源于再制造的在制组件的库存水平分析 | 第39-42页 |
3.3 回收组件尚未开始再制造时的库存水平分析 | 第42页 |
3.4 组装中心的库存水平分析 | 第42-44页 |
第4章 组件制造与再制造调度分析及模型构建 | 第44-58页 |
4.1 关于组件制造与组件部分回收再造调度问题约束分析 | 第44-53页 |
4.1.1 组件依次进入各阶段调度问题分析 | 第44-45页 |
4.1.2 各阶段组件开始时间调度问题分析 | 第45-49页 |
4.1.3 机器特定顺序某位置上只能有一种组件进行生产问题分析 | 第49-50页 |
4.1.4 组件在某台机器特定顺序相应位置上加工的调度分析 | 第50-52页 |
4.1.5 组件在机器依先后顺序进行加工的位置分析 | 第52页 |
4.1.6 组件加工开始时刻一定后于其准备开始时刻的调度分析 | 第52-53页 |
4.2 关于组件制造与组件部分回收再造调度问题模型构建 | 第53-58页 |
4.2.1 回收组件再造用最后阶段某机器加工的各组件总调度模型构建 | 第54-55页 |
4.2.2 回收组件再造用中间某阶段机器加工的各组件总调度模型构建 | 第55-56页 |
4.2.3 最优求解方法设计 | 第56-58页 |
第5章 基于启发式算法设计组件初始加工顺序 | 第58-70页 |
5.1 回收再造发生在最后阶段的调度顺序设计 | 第59-64页 |
5.1.1 最后阶段回收组件再造开始时刻分析 | 第59-61页 |
5.1.2 回收再造利用最后阶段的各组件总调度顺序设计 | 第61-64页 |
5.2 回收再造发生在中间某一阶段的调度顺序设计 | 第64-70页 |
5.2.1 各组件总加工时间下界分析 | 第64-68页 |
5.2.2 回收再造发生在中间某一阶段的各组件总调度顺序设计 | 第68-70页 |
第6章 基于混合遗传算法优化组件总调度 | 第70-82页 |
6.1 混合遗传算法调度设计 | 第70-77页 |
6.1.1 创建染色体 | 第70页 |
6.1.2 初始种群的形成 | 第70-72页 |
6.1.3 适值函数的确定 | 第72-73页 |
6.1.4 交叉、变异 | 第73-75页 |
6.1.5 领域搜索与终止准则 | 第75-77页 |
6.2 算例分析 | 第77-82页 |
6.2.1 回收组件的再制造用最后阶段某台机器进行加工的算例分析 | 第78-79页 |
6.2.2 回收组件的再制造用中间阶段某一机器加工的算例分析 | 第79-82页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2-86页 |
7.1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82-83页 |
7.2 论文的创新点 | 第83页 |
7.3 研究不足及展望 | 第83-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2页 |
致谢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