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装配式住宅与现浇混凝土结构住宅造价对比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主要符号表 | 第8-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选题的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1.1.1 选题的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页 |
1.3 论文的内容及创新性 | 第11-13页 |
1.3.1 论文的内容 | 第11-12页 |
1.3.2 创新性 | 第12-13页 |
第2章 预制装配式住宅的相关概念 | 第13-19页 |
2.1 建筑产业现代化建筑体系 | 第13-14页 |
2.1.1 钢结构 | 第13页 |
2.1.2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 第13-14页 |
2.2 预制装配式住宅与传统住宅性能比较 | 第14-16页 |
2.3 分析的目的和原则 | 第16-19页 |
2.3.1 分析预制装配式住宅的目的 | 第16-17页 |
2.3.2 分析预制装配式住宅的原则 | 第17-19页 |
第3章 预制装配式住宅与现浇混凝土住宅造价比较 | 第19-33页 |
3.1 现阶段预制装配式住宅造价存在的问题 | 第19-20页 |
3.1.1 缺乏统一的规范 | 第19页 |
3.1.2 缺乏预制构件定价标准 | 第19页 |
3.1.3 缺乏统一的造价比较方法 | 第19-20页 |
3.2 两种建造方式的造价比较方法说明 | 第20-21页 |
3.3 预制装配率 10%的亚泰城项目 | 第21-24页 |
3.3.1 总造价比较分析 | 第21页 |
3.3.2 土建造价比较分析 | 第21-22页 |
3.3.3 装饰造价比较分析 | 第22页 |
3.3.4 分部工程比较分析 | 第22-24页 |
3.3.5 主要构件比较分析 | 第24页 |
3.4 预制装配率 37%凤凰城 | 第24-27页 |
3.4.1 总造价比较分析 | 第24-25页 |
3.4.2 土建造价比较分析 | 第25页 |
3.4.3 装饰造价比较分析 | 第25页 |
3.4.4 分部工程比较分析 | 第25-26页 |
3.4.5 主要构件比较分析 | 第26-27页 |
3.5 预制装配率 60%的惠生新城 | 第27-29页 |
3.5.1 总造价比较分析 | 第27页 |
3.5.2 土建造价比较分析 | 第27页 |
3.5.3 装饰造价比较分析 | 第27-28页 |
3.5.4 分部工程比较分析 | 第28-29页 |
3.5.5 主要构件比较分析 | 第29页 |
3.6 预制构件部分造价比较 | 第29-31页 |
3.6.1 预制构件本身及安装造价很高 | 第29-30页 |
3.6.2 预制构件使得措施费、规费、税金也较高 | 第30-31页 |
3.6.3 预制构件的优先顺序 | 第31页 |
3.7 结论 | 第31-33页 |
第4章 影响造价的主要因素及降低造价的对策 | 第33-62页 |
4.1 规模效益 | 第33-37页 |
4.2 新材料、新技术 | 第37-49页 |
4.2.1 新材料 | 第38-45页 |
4.2.2 新技术 | 第45-49页 |
4.3 精益化管理 | 第49-61页 |
4.3.1 预制构件工厂精益六西格玛管理 | 第49-56页 |
4.3.2 施工现场精益精细化管理 | 第56-61页 |
4.4 其他方法 | 第61-62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第66-67页 |
在学期间参加的专业实践及工程项目研究工作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