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 研究思路与框架 | 第11-14页 |
1.2.1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1-12页 |
1.2.2 研究框架 | 第12-14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和文献综述 | 第14-22页 |
2.1 薪酬与薪酬管理 | 第14-16页 |
2.1.1 薪酬的概念与构成 | 第14-15页 |
2.1.2 薪酬的功能 | 第15页 |
2.1.3 薪酬管理的含义 | 第15-16页 |
2.2 薪酬管理理论的发展 | 第16-17页 |
2.2.1 过程激励理论 | 第16-17页 |
2.2.2 内容激励理论 | 第17页 |
2.3 薪酬策略 | 第17-19页 |
2.3.1 薪酬水平策略 | 第18页 |
2.3.2 薪酬结构策略 | 第18-19页 |
2.4 薪酬管理模式 | 第19-22页 |
2.4.1 岗位系列薪酬管理模式 | 第19页 |
2.4.2 基于技能的薪酬管理模式 | 第19页 |
2.4.3 基于绩效的薪酬管理模式 | 第19-20页 |
2.4.4 基于年功的薪酬管理模式 | 第20页 |
2.4.5 基于市场的薪酬管理模式 | 第20-21页 |
2.4.6 宽带薪酬管理模式 | 第21-22页 |
第3章 HB公司薪酬体系现状分析 | 第22-32页 |
3.1 HB公司概况 | 第22-24页 |
3.1.1 HB公司背景介绍 | 第22页 |
3.1.2 HB公司组织结构现状 | 第22-24页 |
3.2 HB公司人力资源结构现状 | 第24-26页 |
3.3 HB公司薪酬体系现状 | 第26-32页 |
3.3.1 薪酬结构分析 | 第26-28页 |
3.3.2 员工对薪酬体系的满意度调查 | 第28-32页 |
第4章 HB公司薪酬体系再设计方案 | 第32-54页 |
4.1 薪酬体系再设计的总体目标 | 第32-33页 |
4.1.1 公司战略目标对薪酬体系再设计的要求 | 第32页 |
4.1.2 薪酬体系再设计流程 | 第32-33页 |
4.2 薪酬体系再设计准备 | 第33-36页 |
4.2.1 组织结构的调整 | 第33-34页 |
4.2.2 岗位分析及岗位评估 | 第34-36页 |
4.3 薪酬体系再设计策略 | 第36-40页 |
4.3.1 市场调研情况 | 第36-37页 |
4.3.2 薪酬策略选择时考虑的因素 | 第37-39页 |
4.3.3 薪酬策略的确定 | 第39-40页 |
4.4 薪酬体系再设计具体方案 | 第40-54页 |
4.4.1 薪酬结构再设计 | 第40-43页 |
4.4.2 薪酬体系再设计总体方案 | 第43页 |
4.4.3 高管人员薪酬模式——年薪工资制 | 第43-45页 |
4.4.5 普通管理人员薪酬模式——岗位绩效工资制 | 第45-49页 |
4.4.6 技术人员薪酬模式——技能绩效工资制 | 第49-52页 |
4.4.7 营销人员薪酬模式——销售提成工资制 | 第52-53页 |
4.4.8 其他人员薪酬模式——其他工资制 | 第53-54页 |
第5章 HB公司薪酬体系再设计方案的实施与评价 | 第54-58页 |
5.1 薪酬体系再设计方案的实施 | 第54-55页 |
5.1.1 新旧方案的转换原则 | 第54页 |
5.1.2 再设计方案的实施方法 | 第54-55页 |
5.2 薪酬体系再设计方案的效果评价 | 第55-58页 |
5.2.1 明确岗位职责 | 第55页 |
5.2.2 初涉绩效考核 | 第55-56页 |
5.2.3 完善薪酬体系 | 第56页 |
5.2.4 健全激励机制 | 第56-58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8-60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58页 |
6.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附录1 《工资定级表》 | 第63-64页 |
附录2 《中层以下管理岗位工资等级表》 | 第64-65页 |
附录3 《专业技术人员工资等级表》 | 第65页 |
附录4 《营销人员工资等级表》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