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22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8页 |
1.2 粘附连接简介 | 第8-12页 |
1.2.1 粘附连接的结构 | 第8-10页 |
1.2.2 细胞间粘附连接构建和解离的动态平衡 | 第10-11页 |
1.2.3 粘附连接的肿瘤生物学意义 | 第11-12页 |
1.3 Ras 家族 G 蛋白简介 | 第12-15页 |
1.3.1 关于 Rap1 的研究 | 第12-13页 |
1.3.2 关于 H-Ras 的研究 | 第13-15页 |
1.3.3 Rap1 与 H-Ras 的关系 | 第15页 |
1.4 Rap1 与 H-Ras 各自的相互作用蛋白 | 第15-17页 |
1.5 调控 E-钙粘蛋白介导的细胞间粘附连接的分子机制 | 第17-20页 |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1.7 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2-35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2-25页 |
2.1.1 重组体质粒 | 第22页 |
2.1.2 构建 FRET 重组体所需引物 | 第22页 |
2.1.3 菌株和细胞系 | 第22-23页 |
2.1.4 主要试剂材料及试剂配方 | 第23-24页 |
2.1.5 主要仪器 | 第24-25页 |
2.1.6 主要分析软件 | 第25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5-34页 |
2.2.1 重组体的扩增与构建 | 第25-29页 |
2.2.2 MCF-7 细胞的培养及转染 | 第29-31页 |
2.2.3 Ca~(2+)开关实验 | 第31页 |
2.2.4 GST-Pull down | 第31-32页 |
2.2.5 Co-Immunoprecipitation | 第32页 |
2.2.6 Western blot 检测蛋白水平 | 第32-33页 |
2.2.7 Neuhoff 胶体染色 | 第33-34页 |
2.2.8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 FRET | 第34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3章 Rap1 和 H-Ras 的活性在粘附连接重建过程中的变化规律 | 第35-40页 |
3.1 GST 融合蛋白的诱导表达 | 第35-36页 |
3.2 建立 MCF-7 细胞的粘附连接重建模型 | 第36页 |
3.3 GST-Pull down 和 Western Blot 确定 Rap1 和 H-Ras 的水平 | 第36-38页 |
3.3.1 粘附连接解体和重建激活 Rap1 | 第36-37页 |
3.3.2 粘附连接解体激活重建抑制 H-Ras | 第37-38页 |
3.4 讨论 | 第38-3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4章 Rap1 和 H-Ras 相互作用蛋白在粘附连接重建中的变化及联系 | 第40-47页 |
4.1 转染 EGFP-C3、EGFP-C3-Rap1、EGFP-C3-H-Ras 的细胞系 | 第40-41页 |
4.2 Co-IP 研究 Rap1 和 H-Ras 相互作用蛋白在粘附连接重建中的变化 | 第41-43页 |
4.3 质谱分析 | 第43页 |
4.4 讨论 | 第43-4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5章 激活的 Rap1 和 H-Ras 在细胞内的定位 | 第47-55页 |
5.1 已构建 FRET 重组体的验证 | 第48-49页 |
5.2 转染 FRET 重组体的 MCF-7 细胞系 | 第49页 |
5.3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定位细胞内激活的 Rap1 和 H-Ras | 第49-53页 |
5.3.1 粘附连接重建过程中 Rap1 激活位置的变化 | 第50-51页 |
5.3.2 粘附连接重建过程中 H-Ras 激活位置的变化 | 第51-53页 |
5.4 讨论 | 第53-54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结论 | 第55页 |
展望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3页 |
附录 | 第63-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