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论 | 第8-16页 |
第一章 文言文中蕴含的道德教育因素 | 第16-24页 |
一、精忠报国、民族为先的爱国主义精神 | 第17-18页 |
二、刚健勇毅、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 第18-19页 |
三、仁爱为本、见利思义的处世法则 | 第19-21页 |
四、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和谐精神 | 第21-23页 |
五、关于亲情孝道的民族传统美德 | 第23-24页 |
第二章 文言文教学中道德教育渗透的实施策略 | 第24-37页 |
一、课堂教学中道德教育渗透策略 | 第24-31页 |
(一) 以史为托,介绍背景,激发学生融入课堂的欲望 | 第24-25页 |
(二) 整合教材,集中全面渗透道德教育 | 第25-26页 |
(三) 吟诵涵咏,感悟道德情感 | 第26-28页 |
(四) 因文解道,通过合作探究来明辨是非 | 第28-29页 |
(五) 联系现实,由知入行,体验道德情感 | 第29-31页 |
二、利用精彩纷呈的活动渗透道德教育 | 第31-32页 |
(一) 开展古文竞赛,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 第31-32页 |
(二) 注重积累与梳理,进行专题探究 | 第32页 |
三、“亲情专题探究”教学案例 | 第32-37页 |
(一) 问题的产生 | 第33页 |
(二) 问题的意义 | 第33页 |
(三) 研究的思路 | 第33页 |
(四) 具体实施过程 | 第33-36页 |
(五) 自我反思 | 第36-37页 |
第三章 道德教育渗透对教师的要求 | 第37-41页 |
一、学高为师,充实文化底蕴,提高知识素养 | 第37-38页 |
二、德高为范,育人者先律己,提升人格魅力 | 第38-39页 |
三、言为心声,丰富教学语言,锤炼语言艺术 | 第39-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注释 | 第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7页 |
后记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