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8-10页 |
图目录 | 第10-11页 |
表目录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2-13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3 主要内容与可能的创新 | 第13-15页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3页 |
1.3.2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3-14页 |
1.3.3 论文的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14-15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6-27页 |
2.1 官产学研究综述 | 第16-21页 |
2.1.1 “官产学”一词的界定 | 第16-17页 |
2.1.2 国外官产学协调创新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2.1.3 国内官产学协同创新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2.2 创新三重螺旋研究综述 | 第21-25页 |
2.2.1 “三重螺旋模型”研究进展 | 第21-24页 |
2.2.2 “三重螺旋算法”研究进展 | 第24-25页 |
2.3 我国通信信息业三重螺旋概况 | 第25-27页 |
2.3.1 通信信息类大学-产业-政府 | 第25页 |
2.3.2 通信信息业“官产学”研究历程 | 第25-27页 |
第三章 三重螺旋理论及算法 | 第27-30页 |
3.1 三重螺旋模型 | 第27-28页 |
3.2 三重螺旋算法 | 第28-30页 |
第四章 通信信息业专利和SCI-E论文数据的挖掘 | 第30-39页 |
4.1 选取数据源 | 第30-31页 |
4.1.1 通信信息业和所有行业专利申请数量 | 第30-31页 |
4.1.2 通信信息业和所有行业SCI-E论文发表数量 | 第31页 |
4.2 获取并分析数据 | 第31-37页 |
4.2.1 “电通信技术”专利申请数据 | 第31-34页 |
4.2.2 SCI-E论文发表数据 | 第34-37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五章 基于通信信息业专利和SCI-E论文的TH算法实现 | 第39-46页 |
5.1 基于“电通信技术”专利的TH算法实现 | 第39-41页 |
5.2 基于SCI-E论文的TH算法实现 | 第41-44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六章 总结 | 第46-49页 |
6.1 研究结果呈现 | 第46-47页 |
6.2 通信信息业官产学合作创新的进一步发展建议 | 第47页 |
6.3 研究的局限性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附录1 部分专利分类原则 | 第52-53页 |
附录2 通信专利申请数量 | 第53-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目录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