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朝阳县贾杖子金矿成矿及其地球物理特征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1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9页 |
1.2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第9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9页 |
1.2.2 研究思路 | 第9页 |
1.3 依托项目及论文选题 | 第9-11页 |
1.3.1 项目依托 | 第9-10页 |
1.3.2 论文选题 | 第10-11页 |
第2章 研究区地质特征 | 第11-26页 |
2.1 区域地质特征 | 第11-13页 |
2.1.1 地层 | 第12页 |
2.1.2 构造 | 第12页 |
2.1.3 岩浆岩 | 第12页 |
2.1.4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 第12-13页 |
2.1.5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 第13页 |
2.1.6 区域矿产 | 第13页 |
2.2 普查区地质特征 | 第13-26页 |
2.2.1 普查区概况 | 第13-17页 |
2.2.1.1 自然地理及交通 | 第13-14页 |
2.2.1.2 以往地质工作 | 第14-15页 |
2.2.1.3 项目完成的工作量 | 第15-16页 |
2.2.1.4 项目获得的主要成果 | 第16-17页 |
2.2.2 地层 | 第17-20页 |
2.2.2.1 中基性火山熔岩和火山碎屑岩组合 | 第18-19页 |
2.2.2.2 酸性-碱性火山喷发相组合 | 第19-20页 |
2.2.2.3 河流、水盆地沉积组合 | 第20页 |
2.2.2.4 第四系 | 第20页 |
2.2.3 构造 | 第20-21页 |
2.2.4 岩浆岩 | 第21-22页 |
2.2.5 蚀变与矿化 | 第22-23页 |
2.2.6 土壤地球化学特征 | 第23-26页 |
2.2.6.1 单元素异常分布特征 | 第23-24页 |
2.2.6.2 综合异常特征及初步解释 | 第24-26页 |
第3章 物探工作方法技术 | 第26-32页 |
3.1 物探方法的确定 | 第26-28页 |
3.1.1 普查区地球物理特征 | 第26页 |
3.1.2 物探方法的确定 | 第26-28页 |
3.2 高精度磁测探测方法技术 | 第28-29页 |
3.3 激电中梯探测方法技术 | 第29-30页 |
3.4 激电测深剖面方法技术 | 第30-32页 |
第4章 物探方法应用研究 | 第32-48页 |
4.1 高精度磁测方法应用的研究 | 第32-36页 |
4.1.1 宏观磁场特征分析 | 第32页 |
4.1.2 断裂构造的推断解释 | 第32-36页 |
4.1.3 地层的推断解释 | 第36页 |
4.2 激电方法应用的研究 | 第36-47页 |
4.2.1 宏观异常特征分析 | 第38-39页 |
4.2.2 激电中梯视极化率ηs 异常解释推断 | 第39-40页 |
4.2.3 激电测深资料推断解释 | 第40-47页 |
4.3 研究区的物探解释规律 | 第47-48页 |
第5章 矿化体地质特征 | 第48-57页 |
5.1 金矿化体地质特征 | 第48-54页 |
5.2 钼矿化体地质特征 | 第54页 |
5.3 矿化体围岩特征 | 第54-55页 |
5.4 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 第55-57页 |
第6章 结论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