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注释表 | 第14-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5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5-1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9-23页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第二章 数值计算方法 | 第25-33页 |
2.1 流动传热控制方程 | 第25-26页 |
2.2 湍流模型的介绍 | 第26-28页 |
2.2.1 标准 k-ε湍流模型 | 第26页 |
2.2.2 重整化群k-ε湍流模型(RNG k-ε流模型) | 第26-27页 |
2.2.3 带旋流修正k-ε湍流模型(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 | 第27-28页 |
2.3 湍流模型的计算对比 | 第28-29页 |
2.3.1 计算模型 | 第28-29页 |
2.3.2 计算结果比较 | 第29页 |
2.4 红外辐射计算方法 | 第29-32页 |
2.4.1 计算原理介绍 | 第29-31页 |
2.4.2 探测角度定义 | 第31-3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气动喉道面积控制方式下不同参数对喷管气动和红外辐射特性的影响 | 第33-61页 |
3.1 计算模型 | 第33-34页 |
3.2 网格划分和网格试验 | 第34-35页 |
3.2.1 网格划分 | 第34页 |
3.2.2 网格试验 | 第34-35页 |
3.3 边界条件定义 | 第35-37页 |
3.4 喷管气动性能的计算结果分析 | 第37-50页 |
3.4.1 主流落压比对喷管流场及性能的影响 | 第37-42页 |
3.4.2 次主流压力比对喷管流场及性能的影响 | 第42-46页 |
3.4.3 喉部宽高比对喷管流场及性能的影响 | 第46-48页 |
3.4.4 次流温度对喷管流场及性能的影响 | 第48-50页 |
3.5 喷管红外辐射特征的计算结果分析 | 第50-60页 |
3.5.1 次主流温度对喷管红外辐射特性的影响 | 第51-55页 |
3.5.2 次主流压力比对喷管红外辐射特性的影响 | 第55-60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四章 矢量偏转控制方式下不同参数对喷管气动和红外辐射特性的影响 | 第61-99页 |
4.1 计算模型 | 第61-62页 |
4.2 网格划分和边界条件 | 第62-63页 |
4.3 喷管气动性能的计算结果分析 | 第63-81页 |
4.3.1 主流落压比对喷管流场及性能的影响 | 第63-67页 |
4.3.2 喷管宽高比对喷管流场及性能的影响 | 第67-73页 |
4.3.3 次流参数对喷管流场及性能的影响 | 第73-81页 |
4.4 喷管红外辐射特征的计算结果分析 | 第81-96页 |
4.4.1 次主流压比对喷管红外辐射特性的影响 | 第81-93页 |
4.4.2 次流总温对喷管红外辐射特性的影响 | 第93-9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96-99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99-103页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99-102页 |
5.1.1 气动喉道面积控制方式下不同参数对喷管气动和红外辐射特性的影响 | 第99-100页 |
5.1.2 矢量偏转控制方式下不同参数对喷管气动和红外辐射特性的影响 | 第100-102页 |
5.2 研究工作展望 | 第102-103页 |
参考文献 | 第103-107页 |
致谢 | 第107-109页 |
在学术期间发表论文 | 第1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