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8-11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1-18页 |
1.1 概述 | 第11-12页 |
1.2 船舶电站检测分析系统的现状 | 第12-14页 |
1.3 研究目的 | 第14页 |
1.4 论文研究的必要性及意义 | 第14-15页 |
1.4.1 研究的必要性 | 第14-15页 |
1.4.2 研究意义 | 第15页 |
1.5 来源及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5.1 来源 | 第15页 |
1.5.2 论文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6 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1.6.1 检测分析功能 | 第16-17页 |
1.6.2 故障诊断功能 | 第17页 |
1.6.3 研究所采用的技术 | 第17-18页 |
第2章 船舶电站信号处理基础及其仿真分析 | 第18-44页 |
2.1 傅里叶变换 | 第18-21页 |
2.1.1 傅里叶变换基础 | 第18页 |
2.1.2 傅里叶变换的不足 | 第18-19页 |
2.1.3 傅里叶变换的仿真实现 | 第19-21页 |
2.2 短时傅里叶变换 | 第21-23页 |
2.2.1 短时傅里叶变换理论 | 第21-22页 |
2.2.2 短时傅里叶变换的不足 | 第22页 |
2.2.3 短时傅里叶变换的仿真实现 | 第22-23页 |
2.3 海森堡不等式带来的局限性 | 第23-26页 |
2.4 小波分析 | 第26-32页 |
2.4.1 连续小波变换 | 第27-28页 |
2.4.2 连续小波变换的性质 | 第28页 |
2.4.3 连续小波变换存在的问题 | 第28-29页 |
2.4.4 小波变换的能量泄漏与边界扭曲 | 第29-32页 |
2.5 Wigner-Ville分布 | 第32-34页 |
2.5.1 Wigner-Ville分布理论 | 第32-33页 |
2.5.2 Wigner-Ville分布的交叉项 | 第33页 |
2.5.3 Wigner-Ville分布仿真 | 第33-34页 |
2.6 Hilbert-Huang变换 | 第34-44页 |
2.6.1 Hilbert-Huang变换的背景 | 第34-35页 |
2.6.2 Hilbert-Huang变换的基本概念 | 第35页 |
2.6.3 Hilbert变换及瞬时频率 | 第35-36页 |
2.6.4 固有模态函数的概念 | 第36-37页 |
2.6.5 经验模态分解的原理 | 第37-39页 |
2.6.6 经验模态分解的算法 | 第39页 |
2.6.7 Hilbert-Huang变换与其他时频分析的仿真比较 | 第39-44页 |
第3章 船舶电力系统的信号分析 | 第44-65页 |
3.1 电压与电流的检测与处理 | 第44-47页 |
3.1.1 电压的变换 | 第44-46页 |
3.1.2 电流的变换 | 第46-47页 |
3.2 频率变换 | 第47-56页 |
3.2.1 谐振式频差变换器 | 第47-50页 |
3.2.2 基于波形变换的频差变换器 | 第50-56页 |
3.3 有功功率变换 | 第56-61页 |
3.3.1 有功功率变换形式之一 | 第56-59页 |
3.3.2 有功功率变换形式之二 | 第59-61页 |
3.4 差频电压检测分析 | 第61-65页 |
第4章 时频分析在船舶电力信号中的应用比较 | 第65-74页 |
4.1 电压输入信号的时频分析 | 第65-67页 |
4.2 差频变换信号的时频分析 | 第67-71页 |
4.3 差频正弦电压信号的时频分析 | 第71-74页 |
第5章 基于labVIEW的船舶电站检测分析系统的设计 | 第74-85页 |
5.1 应用领域 | 第74页 |
5.2 技术原理 | 第74-75页 |
5.3 设计依据 | 第75-76页 |
5.4 方案设计 | 第76-82页 |
5.4.1 硬件设计方案 | 第76-81页 |
5.4.2 软件设计方案 | 第81-82页 |
5.5 “基于labVIEW的船舶电站检测分析系统”设计编程 | 第82-85页 |
第6章 基于LabVIEW船舶电站检测分析系统的应用 | 第85-95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5-96页 |
7.1 结论 | 第95页 |
7.2 展望 | 第95-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100页 |
致谢 | 第100-101页 |
作者简介 | 第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