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1 前言 | 第9-11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2 文献综述 | 第11-25页 |
| 2.1 创造性 | 第11-14页 |
| 2.1.1 创造性的界定及其测量 | 第11-12页 |
| 2.1.2 状态创造性和特质创造性 | 第12-14页 |
| 2.2 社会创造性 | 第14-17页 |
| 2.2.1 社会创造性的定义 | 第14页 |
| 2.2.2 社会创造性的测量 | 第14-15页 |
| 2.2.3 社会创造性的相关研究 | 第15-17页 |
| 2.3 一般创造性脑机制的相关研究 | 第17-21页 |
| 2.3.1 一般创造性的脑电研究 | 第17-20页 |
| 2.3.2 一般创造性的脑成像研究 | 第20-21页 |
| 2.4 特殊领域创造性的脑机制 | 第21-22页 |
| 2.4.1 艺术领域创造性的脑机制研究 | 第21页 |
| 2.4.2 科学领域的创造性脑机制研究 | 第21-22页 |
| 2.5 以往研究的不足 | 第22-23页 |
| 2.6 研究假设 | 第23-25页 |
| 3 研究一 社会创造性的EEG特征:基于状态创造性和特质创造性的研究 | 第25-36页 |
| 3.1 研究目的 | 第25页 |
| 3.2 研究方法 | 第25-28页 |
| 3.2.1 被试 | 第25-26页 |
| 3.2.2 实验材料 | 第26页 |
| 3.2.3 实验程序 | 第26-27页 |
| 3.2.4 EEG记录和分析 | 第27-28页 |
| 3.2.5 状态社会创造性的评定 | 第28页 |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28-32页 |
| 3.4 讨论 | 第32-35页 |
| 3.4.1 状态社会创造性的主效应 | 第32-33页 |
| 3.4.2 状态社会创造性与特质社会创造性的交互作用 | 第33-34页 |
| 3.4.3 状态社会创造性与特质特质创造性在脑半球上的交互作用 | 第34-35页 |
| 3.5 结论 | 第35-36页 |
| 4 研究二 一般创造性任务和社会创造任务的脑电活动对比研究 | 第36-44页 |
| 4.1 研究目的 | 第36页 |
| 4.2 研究方法 | 第36-38页 |
| 4.2.1 被试 | 第36页 |
| 4.2.2 实验材料 | 第36页 |
| 4.2.3 实验程序 | 第36-37页 |
| 4.2.4 EEG记录和分析 | 第37页 |
| 4.2.5 状态创造性的评定 | 第37-38页 |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38-40页 |
| 4.4 讨论 | 第40-42页 |
| 4.4.1 不同类型创造性任务下高频α波同步化结果 | 第40-42页 |
| 4.4.2 不同类型创造性任务下低频α波同步化结果 | 第42页 |
| 4.5 结论 | 第42-44页 |
| 5 总讨论 | 第44-47页 |
| 5.1 关于α波同步化的功能 | 第44-45页 |
| 5.2 高频段α波和低频段的α波结果的差异 | 第45-46页 |
| 5.3 不同类型创造性任务的结果对比 | 第46-47页 |
| 6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47-49页 |
| 6.1 本研究的创新与价值 | 第47页 |
| 6.2 本研究的局限和未来研究方向 | 第47-49页 |
| 7 结论 | 第49-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8页 |
| 附录 | 第58-67页 |
| 在校期间发表的研究论文、研究成果 | 第67-68页 |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