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导论 | 第9-15页 |
一、选题缘由 | 第9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三、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一) 理论意义 | 第12页 |
(二) 现实意义 | 第12-13页 |
四、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 第13-15页 |
(一) 研究重点难点 | 第13页 |
(二)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13-15页 |
第一章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教育的基本问题 | 第15-26页 |
一、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教育相关概念 | 第15-17页 |
(一) 自由 | 第15页 |
(二) 自由观 | 第15-16页 |
(三) 马克思主义自由观 | 第16页 |
(四)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教育 | 第16-17页 |
二、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教育的内容 | 第17-21页 |
(一) 基础内容——马克思主义对于自由的基本看法和观点的教育 | 第17-18页 |
(二) 重点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自由”的教育 | 第18-20页 |
(三) 相关内容——近代我国追求自由的革命历史的教育和共产主义理念教育 | 第20-21页 |
三、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教育的目标 | 第21-22页 |
(一)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教育的个体目标 | 第21-22页 |
(二)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教育的社会目标 | 第22页 |
四、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教育的原则 | 第22-23页 |
(一) 坚持思想疏通与行为引导相结合的原则 | 第22页 |
(二) 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 第22-23页 |
(三) 坚持外在教育与内在反思相结合的原则 | 第23页 |
(四) 坚持传统教育媒体与现代教育媒体相结合的原则 | 第23页 |
五、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教育的必要性 | 第23-26页 |
(一) 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的客观需要 | 第23-24页 |
(二)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目标实现的内在需要 | 第24-25页 |
(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的必然要求 | 第25-26页 |
第二章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教育现状及其因分析 | 第26-36页 |
一、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教育调查问卷的基本情况 | 第26-28页 |
(一) 调查问卷的设计及内容简介 | 第26页 |
(二) 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 | 第26-28页 |
二、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自由观认知存在的问题 | 第28-29页 |
(一) 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理论内容认知相对表层化 | 第28-29页 |
(二)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情感价值选择相对不稳定 | 第29页 |
三、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教育的现状 | 第29-32页 |
(一)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教育已取得的成果 | 第29-30页 |
(二)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教育存在的问题 | 第30-32页 |
四、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2-36页 |
(一) 市场经济发展与资本主义自由思想造成的不良影响 | 第32-33页 |
(二)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存在不足 | 第33-34页 |
(三) 家庭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教育存在误区 | 第34页 |
(四) 大学生自身因素带来的局限 | 第34-36页 |
第三章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教育的有效途径 | 第36-48页 |
一、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教育环境 | 第36-38页 |
(一) 努力消除非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不良影响 | 第36-37页 |
(二) 充分挖掘革命传统资源中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教育素材 | 第37-38页 |
(三) 制造积极正面的社会舆论环境 | 第38页 |
二、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 第38-43页 |
(一) 思想理论课中渗透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教育 | 第38-39页 |
(二) 推进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教育方式和手段的创新 | 第39-41页 |
(三) 利用网络开展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教育 | 第41-42页 |
(四) 营造利于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教育的校园文化环境 | 第42-43页 |
三、重视家庭教育的基础作用 | 第43-45页 |
(一) 强化家庭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教育意识 | 第44页 |
(二) 家长以身作则,创设自由和谐家庭氛围 | 第44-45页 |
四、引导大学生加强自我教育 | 第45-48页 |
(一) 大学生自觉加大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学习投入 | 第45-46页 |
(二) 大学生自觉提高自身法律素养 | 第46-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附录 | 第55-59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