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子动力学的石墨烯润湿特性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符号对照表 | 第11-12页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2-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1页 |
1.1 石墨烯概述 | 第15-16页 |
1.1.1 石墨烯的发现 | 第15页 |
1.1.2 石墨烯的结构及性质 | 第15-16页 |
1.2 石墨烯润湿特性简述 | 第16-19页 |
1.2.1 石墨烯润湿特性研究背景 | 第16-17页 |
1.2.2 石墨烯润湿特性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1.3 研究目的及本文工作安排 | 第19-21页 |
第二章 润湿特性理论基础 | 第21-33页 |
2.1 液体的表面张力和表面自由能 | 第21-23页 |
2.2 润湿和接触角 | 第23-27页 |
2.2.1 润湿现象 | 第24-26页 |
2.2.2 润湿模型 | 第26-27页 |
2.3 石墨烯润湿特性理论分析 | 第27-29页 |
2.4 接触角测量方法 | 第29-31页 |
2.4.1 实验测量法 | 第29页 |
2.4.2 数值模拟法 | 第29-3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第三章 分子动力学方法及相关应用软件 | 第33-45页 |
3.1 分子动力学方法概述 | 第33-34页 |
3.1.1 分子动力学发展历程 | 第33-34页 |
3.1.2 分子动力学模拟的基本思想 | 第34页 |
3.2 势函数介绍 | 第34-39页 |
3.2.1 对偶势模型 | 第35-37页 |
3.2.2 适用于金属、合金的多体势模型 | 第37-38页 |
3.2.3 共价材料的势函数 | 第38-39页 |
3.3 涉及到的计算方法 | 第39-41页 |
3.3.1 有限差分法 | 第39-40页 |
3.3.2 模拟体系控制温度的方法 | 第40-41页 |
3.4 本文中用到的软件介绍 | 第41-4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四章 石墨烯润湿体系建模及研究方法 | 第45-55页 |
4.1 模拟体系建模 | 第45-49页 |
4.1.1 水滴模型 | 第45-46页 |
4.1.2 石墨烯模型 | 第46-48页 |
4.1.3 润湿体系模型 | 第48-49页 |
4.2 模拟过程 | 第49-52页 |
4.2.1 模拟参数确定 | 第49-50页 |
4.2.2 模拟过程详述 | 第50-52页 |
4.3 接触角求解过程 | 第52-5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五章 石墨烯润湿特性数值模拟 | 第55-69页 |
5.1 室温下石墨烯润湿特性探究 | 第55-58页 |
5.2 体系温度对润湿效果的影响 | 第58-60页 |
5.3 石墨烯表面起伏度对润湿效果的影响 | 第60-62页 |
5.4 石墨烯电荷密度对润湿效果的影响 | 第62-67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9-71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69-70页 |
6.2 本文的不足及未来工作展望 | 第70-71页 |
6.2.1 本文存在的不足 | 第70页 |
6.2.2 工作展望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作者简介 | 第78-80页 |
1. 基本情况 | 第78页 |
2. 教育背景 | 第78页 |
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8-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