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研究

中文摘要第4-5页
英文摘要第5-6页
引言第9-10页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的学理考察第10-14页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第10-12页
        1.价值观及核心价值观的解读第10页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第10-12页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的内涵第12-14页
        1.路径的界定及内涵第12-13页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的内涵第13-14页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确立的依据和原则第14-23页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确立的理论依据第14-15页
        1.关于人的本质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第14-15页
        2.关于“灌输”的理论第15页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确立的现实依据第15-19页
        1.价值观教育的特殊性及价值认同形成的规律第15-17页
        2.大学生价值观现状第17-18页
        3.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第18-19页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确立的原则第19-23页
        1.方向原则第19-20页
        2.主体原则第20-21页
        3.求实原则第21-22页
        4.渗透原则第22-23页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及其实施方法第23-39页
    (一)课程体系路径第23-28页
        1.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专题研究第23-25页
        2.专业通识课程的渗透教育第25-26页
        3.慕课课程和翻转课堂的主动学习第26-28页
    (二)社会实践路径第28-32页
        1.建立社会实践基地,规范实践活动第28-29页
        2.借鉴西方“义工”制度,开展志愿服务第29-31页
        3.在勤工俭学中体验劳动的价值,培养职业操守第31-32页
    (三)校园文化路径第32-35页
        1.美化校园环境第32-33页
        2.注重校风建设第33-34页
        3.打造精品文化第34-35页
    (四)网络媒体路径第35-39页
        1.利用媒体隐性宣传第35-36页
        2.建立校园红色网站第36-37页
        3.建设易班思想阵地第37-39页
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的保障机制第39-48页
    (一)体制保障第39-41页
        1.实现领导职能由管理向服务的转变第39-40页
        2.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队伍专业化第40-41页
    (二)物质保障第41-43页
        1.完善基础设施第42-43页
        2.增加经费投入第43页
    (三)制度保障第43-45页
        1.制定《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指导大纲》第44页
        2.建立健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评估制度第44-45页
    (四)环境保障第45-48页
        1.创造舆论氛围,优化舆论环境第45-46页
        2.整合各环境子系统形成合力第46-48页
结论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3页
后记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超塑成形机床液压与气动控制系统的设计
下一篇:飞机钣铆结构干涉强化理论与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