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9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8页 |
1.2.1 新能源的发展现状 | 第9-11页 |
1.2.2 光伏发电原理及汇集 | 第11-13页 |
1.2.3 风力发电原理及汇集 | 第13-16页 |
1.2.4 新能源直流输电技术 | 第16-18页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光伏发电并网拓扑结构分析 | 第19-38页 |
2.1 光伏发电系统及其组成 | 第19-20页 |
2.2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常规拓扑形式 | 第20-21页 |
2.3 基于MPPT技术的光伏并网系统拓扑 | 第21-24页 |
2.3.1 光伏发电的最大功率跟踪 | 第21-22页 |
2.3.2 集中式MPPT控制发电技术与分布式MPPT控制发电技术 | 第22-24页 |
2.4 基于群控技术的光伏并网系统拓扑 | 第24-26页 |
2.5 并网变流器 | 第26-30页 |
2.5.1 工频变压器隔离方式 | 第26-27页 |
2.5.2 高频变压器隔离方式 | 第27-29页 |
2.5.3 无变压器方式 | 第29-30页 |
2.6 光伏发电汇集方式的选择 | 第30-33页 |
2.6.1 光伏交流汇集 | 第31页 |
2.6.2 光伏直流汇集 | 第31-32页 |
2.6.3 光伏汇集方式的选择 | 第32-33页 |
2.7 光伏直流汇集的控制策略及其改进控制策略 | 第33-36页 |
2.7.1 光伏电站VSC-HVDC并网的稳定运行控制策略 | 第33-34页 |
2.7.2 光伏电站VSC-HVDC并网串联单元支路容错控制策略 | 第34-36页 |
2.8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三章 大型风电场拓扑结构研究 | 第38-52页 |
3.1 风机的主要类型及并网方式 | 第38-39页 |
3.2 双馈风机的HVAC并网拓扑结构研究 | 第39-43页 |
3.2.1 双馈风机的HVAC并网拓扑结构 | 第40页 |
3.2.2 双馈风机的VSC-HVDC并网拓扑结构 | 第40-43页 |
3.3 永磁直驱风电机组并网拓扑结构研究 | 第43-47页 |
3.4 大型并网风力发电场汇集拓扑结构选择 | 第47-49页 |
3.5 大型并网风力发电场控制策略 | 第49-51页 |
3.5.1 网侧变换器控制策略 | 第49-50页 |
3.5.2 电网故障控制策略 | 第50-51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四章 新能源的大规模直流外送控制策略 | 第52-69页 |
4.1 大型新能源基地的消纳 | 第52-55页 |
4.2 直流输电系统的功率调制 | 第55-56页 |
4.3 大型新能源基地风电场虚拟惯量控制方法 | 第56-60页 |
4.3.1 电力系统的频率稳定性 | 第56-58页 |
4.3.2 直驱式风电机组虚拟惯量控制方法 | 第58-59页 |
4.3.3 双馈式风电机组虚拟惯量控制方法 | 第59-60页 |
4.4 基于下垂偏差控制的新能源直流外送控制策略 | 第60-65页 |
4.4.1 下垂偏差控制的定义 | 第60-62页 |
4.4.2 下垂偏差控制策略 | 第62-65页 |
4.5 仿真算例分析 | 第65-68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9-71页 |
5.1 总结 | 第69页 |
5.2 研究展望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第76-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