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阿拉套山东段晚古生代侵入岩活动特征及其成矿意义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研究现状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第10-13页 |
1.2.1 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2 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3页 |
1.3 研究思路、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3.1 研究思路及内容 | 第13-1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4 完成实物工作量 | 第14-15页 |
1.5 主要认识及成果 | 第15-16页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第16-22页 |
2.1 区域地层 | 第16-18页 |
2.2 区域岩浆岩 | 第18-19页 |
2.2.1 侵入岩 | 第19页 |
2.2.2 火山岩 | 第19页 |
2.2.3 脉岩 | 第19页 |
2.3 区域构造 | 第19-22页 |
2.3.1 断裂构造 | 第20-21页 |
2.3.2 褶皱构造 | 第21-22页 |
第3章 侵入岩活动特征 | 第22-29页 |
3.1 侵入岩地质特征 | 第22-24页 |
3.1.1 深成岩 | 第22-23页 |
3.1.2 脉岩 | 第23-24页 |
3.2 侵入岩年代学特征 | 第24-29页 |
第4章 区内阿尔夏提矽卡岩型矿床研究 | 第29-41页 |
4.1 矿区地层 | 第29-30页 |
4.1.1 下石炭统阿克沙克组 | 第29-30页 |
4.1.2 下二叠统乌郎群 | 第30页 |
4.2 矿区构造 | 第30-32页 |
4.2.1 断裂构造 | 第31页 |
4.2.2 褶皱构造 | 第31-32页 |
4.3 矿区岩浆岩 | 第32-35页 |
4.3.1 深成岩 | 第32-33页 |
4.3.2 脉岩 | 第33-35页 |
4.4 矿体地质特征 | 第35页 |
4.5 矿石类型及结构构造 | 第35-36页 |
4.6 围岩蚀变 | 第36页 |
4.7 矿区信手剖面 | 第36-39页 |
4.8 成矿模型 | 第39-41页 |
第5章 致矿侵入体的识别 | 第41-51页 |
5.1 花岗质岩基 | 第41-43页 |
5.2 辉石闪长岩 | 第43-44页 |
5.3 煌斑岩 | 第44-45页 |
5.4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第45-51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附录 | 第56页 |
个人简介 | 第56页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 第56页 |
参与科研项目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