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9-17页 |
1.1 前言 | 第9-10页 |
1.2 采收期及贮藏方式的选择 | 第10-11页 |
1.3 采收期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 第11-12页 |
1.4 温度对果实贮藏效果的影响 | 第12页 |
1.5 果实贮藏过程中呼吸作用变化 | 第12-13页 |
1.6 果实贮藏品质 | 第13-15页 |
1.6.1 果皮叶绿素 | 第13页 |
1.6.2 硬度 | 第13页 |
1.6.3 可溶性固形物 | 第13-14页 |
1.6.4 可溶性糖 | 第14页 |
1.6.5 有机酸 | 第14-15页 |
1.7 果实贮藏过程中果皮结构 | 第15-16页 |
1.8 研究目的、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6-17页 |
1.8.1 研究目的 | 第16页 |
1.8.2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第2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17-19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17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17-18页 |
2.3 数据分析与处理 | 第18-19页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第19-39页 |
3.1 不同贮藏方式的环境因子变化 | 第19-20页 |
3.1.1 不同环境中温度变化 | 第19页 |
3.1.2 不同环境中湿度的变化 | 第19-20页 |
3.1.3 不同环境中CO2含量的变化 | 第20页 |
3.2 不同采收期贮藏方式‘新梨7号’果实呼吸速率的变化 | 第20-22页 |
3.3 不同采收期贮藏方式‘新梨7号’果实品质的变化 | 第22-29页 |
3.3.1 不同采收期及贮藏方式‘新梨7号’果实失重率的变化 | 第22-24页 |
3.3.2 不同采收期及贮藏方式‘新梨7号’果实硬度的变化 | 第24-25页 |
3.3.3 不同采收期及贮藏方式‘新梨7号’果实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 | 第25-27页 |
3.3.4 不同采收期及贮藏方式‘新梨7号’果实固形物含量的变化 | 第27-28页 |
3.3.5 不同采收期及贮藏方式‘新梨7号’果实有机酸含量的变化 | 第28-29页 |
3.4 不同采收期贮藏方式‘新梨7号’果实外观品质的变化 | 第29-31页 |
3.5 不同采收贮藏方式‘新梨7号’果皮结构 | 第31-39页 |
3.5.1 不同采收期及贮藏方式‘新梨7号’果皮厚度的变化 | 第31-32页 |
3.5.2 不同采收期及贮藏方式‘新梨7号’果皮蜡质层厚度的变化 | 第32-34页 |
3.5.3 不同采收期及贮藏方式‘新梨7号’果皮角质层厚度的变化 | 第34-35页 |
3.5.4 不同采收期及贮藏方式‘新梨7号’果皮表皮细胞大小的变化 | 第35-37页 |
3.5.5 不同采收期及贮藏方式‘新梨 7 号’果皮木栓层细胞大小的变化 | 第37-39页 |
第4章 讨论与结论 | 第39-45页 |
4.1 讨论 | 第39-43页 |
4.1.1 不同采收期及贮藏方式对‘新梨7号’果实呼吸速率的影响 | 第39页 |
4.1.2 不同采收期及贮藏方式对‘新梨7号’果实外观品质的影响 | 第39-40页 |
4.1.3 不同采收期及贮藏方式对‘新梨7号’果实品质的影响 | 第40-42页 |
4.1.4 不同采收贮藏环境对‘新梨7号’果皮结构的影响 | 第42-43页 |
4.2 结论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作者简介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