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1 绪论 | 第12-54页 |
| 1.1 手性,手性识别及环境学意义 | 第12-22页 |
| 1.1.1 手性 | 第12-14页 |
| 1.1.2 手性识别 | 第14-19页 |
| 1.1.3 手性分析的环境学意义 | 第19-22页 |
| 1.2 手性食品添加剂的性质及分析应用 | 第22-27页 |
| 1.2.1 食品添加剂的概念、分类及应用 | 第22-23页 |
| 1.2.2 手性食品添加剂的性质及分析应用 | 第23-25页 |
| 1.2.3 手性食品添加剂分析的环境学意义 | 第25-27页 |
| 1.3 分子光谱法 | 第27-36页 |
| 1.3.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 | 第27-28页 |
| 1.3.2 荧光光谱法 | 第28-30页 |
| 1.3.3 共振瑞利散射光谱法 | 第30-31页 |
| 1.3.4 同原射线计量分析方法以及同时测定 | 第31-34页 |
| 1.3.5 利用分子光谱法进行手性分析研究 | 第34-36页 |
|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36-37页 |
| 参考文献 | 第37-54页 |
| 2 研究报告 | 第54-119页 |
| 2.1 基于Cu~(2+)功能化的金纳米的共振瑞利散射方法选择性手性识别肉碱对映体 | 第54-70页 |
| 2.1.1 实验部分 | 第55-56页 |
| 2.1.2 结果与讨论 | 第56-63页 |
| 2.1.3 实验机理 | 第63-65页 |
| 2.1.4 分析应用 | 第65-66页 |
| 2.1.5 本章小结 | 第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 2.2 罗丹明B作为共振瑞利散射探针手性识别肉碱对映体 | 第70-83页 |
| 2.2.1 实验部分 | 第71-72页 |
| 2.2.2 结果和讨论 | 第72-77页 |
| 2.2.3 反应机理的讨论 | 第77-78页 |
| 2.2.4 分析应用 | 第78-80页 |
| 2.2.5 本章小结 | 第80页 |
| 参考文献 | 第80-83页 |
| 2.3 Cu~(2+)配位的荧光,共振瑞利散射或比色探针快速检测阿斯巴甜 | 第83-106页 |
| 2.3.1 实验部分 | 第84-86页 |
| 2.3.2 结果与讨论 | 第86-99页 |
| 2.3.3 反应机理的讨论 | 第99-101页 |
| 2.3.4 分析应用 | 第101-102页 |
| 2.3.5 本章小结 | 第102-103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3-106页 |
| 2.4 潜在的"Turn-off-on"荧光开关同时检测异抗坏血酸和酒石酸 | 第106-119页 |
| 2.4.1 实验部分 | 第108-109页 |
| 2.4.2 结果与讨论 | 第109-114页 |
| 2.4.3 传感器的机理 | 第114-115页 |
| 2.4.4 分析应用 | 第115-116页 |
| 2.4.5 本章小结 | 第116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6-119页 |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以及研究成果 | 第119-120页 |
| 致谢 | 第12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