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缩略语表 | 第7-12页 |
1 绪论 | 第12-21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趋势 | 第12-15页 |
1.2.1 点污染和面源污染 | 第12-14页 |
1.2.2 农业面源污染的成因 | 第14-15页 |
1.3 土壤中氮磷污染现状 | 第15-16页 |
1.3.1 土壤中的磷 | 第15-16页 |
1.3.2 土壤中的氮素 | 第16页 |
1.4 氮磷在植物中的作用 | 第16-17页 |
1.5 耐低氮磷作物的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6 糯玉米的栽培现状 | 第18-19页 |
1.7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8 技术路线图 | 第20-21页 |
2 低氮磷胁迫对彩糯868和紫糯66形态和根活力的影响 | 第21-33页 |
2.1 引言 | 第21页 |
2.2 材料与方法 | 第21-22页 |
2.2.1 供试材料 | 第21-22页 |
2.2.1.1 彩糯868 | 第21-22页 |
2.2.1.2 紫糯66 | 第22页 |
2.3 方法 | 第22-23页 |
2.3.1 种子萌发和幼苗培养 | 第22页 |
2.3.2 幼苗干重的测定 | 第22页 |
2.3.3 形态指标的测定 | 第22-23页 |
2.3.4 TTC染色法测定根系活力 | 第23页 |
2.3.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23页 |
2.4 结果与分析 | 第23-30页 |
2.4.1 低氮磷胁迫对糯玉米干重的影响 | 第23-24页 |
2.4.2 低氮磷胁迫对糯玉米株高的影响 | 第24-25页 |
2.4.3 低氮磷胁迫对糯玉米侧根数的影响 | 第25-26页 |
2.4.4 低氮磷胁迫对糯玉米主根长的影响 | 第26-28页 |
2.4.5 低氮磷胁迫下糯玉米的根冠比 | 第28-29页 |
2.4.6 低氮磷胁迫下糯玉米根系活力 | 第29-30页 |
2.5 本章小结及讨论 | 第30-33页 |
2.5.1 小结 | 第30-31页 |
2.5.2 讨论 | 第31-33页 |
3 低氮磷胁迫对彩糯868和紫糯66膜脂过氧化程度的影响 | 第33-41页 |
3.1 引言 | 第33页 |
3.2 材料与方法 | 第33-35页 |
3.2.1 供试材料 | 第33页 |
3.2.2 方法 | 第33-35页 |
3.2.2.1 丙二醛的测定 | 第33-34页 |
3.2.2.2 可溶性糖的测定 | 第34页 |
3.2.2.3 测定游离脯氨酸的含量 | 第34-35页 |
3.2.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35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35-39页 |
3.3.1 低氮磷胁迫对糯玉米丙二醛的影响 | 第35-36页 |
3.3.2 低氮磷胁迫对两种糯玉米脯氨酸的影响 | 第36-38页 |
3.3.3 低氮磷胁迫对糯玉米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第38-39页 |
3.4 本章小结及讨论 | 第39-41页 |
3.4.1 小结 | 第39页 |
3.4.2 讨论 | 第39-41页 |
4 低氮磷胁迫对彩糯868和紫糯66相关酶系的影响 | 第41-53页 |
4.1 引言 | 第41页 |
4.2 材料与方法 | 第41-44页 |
4.2.1 供试材料 | 第41页 |
4.2.2 方法 | 第41-44页 |
4.2.2.1 过氧化氢酶含量的测定 | 第41-42页 |
4.2.2.2 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测定 | 第42页 |
4.2.2.3 测定两种糯玉米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 | 第42-43页 |
4.2.2.4 硝酸还原酶活性测定 | 第43页 |
4.2.2.5 酸性磷酸酯酶活性的测定 | 第43-44页 |
4.2.2.6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44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44-50页 |
4.3.1 低氮磷胁迫对糯玉米过氧化氢酶的影响 | 第44-45页 |
4.3.2 低氮磷胁迫对糯玉米过氧化物酶的影响 | 第45-46页 |
4.3.3 低氮磷胁迫对糯玉米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影响 | 第46-47页 |
4.3.4 低氮磷胁迫对糯玉米酸性磷酸酯酶的影响 | 第47-48页 |
4.3.5 低氮磷胁迫对糯玉米硝酸还原酶的影响 | 第48-50页 |
4.4 本章小结及讨论 | 第50-53页 |
4.4.1 小结 | 第50页 |
4.4.2 讨论 | 第50-53页 |
5 低氮磷胁迫对彩糯868和紫糯66光合作用的影响 | 第53-62页 |
5.1 引言 | 第53页 |
5.2 材料与方法 | 第53-54页 |
5.2.1 供试材料 | 第53页 |
5.2.2 方法 | 第53-54页 |
5.2.2.1 叶绿素含量测定 | 第53-54页 |
5.2.2.2 光合参数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的测定 | 第54页 |
5.2.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54页 |
5.3 结果与分析 | 第54-59页 |
5.3.1 低氮磷胁迫对糯玉米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54-55页 |
5.3.2 低氮磷胁迫对糯玉米蒸腾速率的影响 | 第55-56页 |
5.3.3 低氮磷含量对糯玉米气孔导度的影响 | 第56-58页 |
5.3.4 低氮磷胁迫对糯玉米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 第58-59页 |
5.4 本章小结及讨论 | 第59-62页 |
5.4.1 小结 | 第59页 |
5.4.2 讨论 | 第59-62页 |
6 两种糯玉米各测定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第62-66页 |
7 总结和展望 | 第66-68页 |
7.1 总结 | 第66-67页 |
7.2 展望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5页 |
8 致谢 | 第75-76页 |
附录 | 第76页 |
A.作者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76页 |
B.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