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1-16页 |
(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二) 研究现状综述 | 第12-15页 |
1. 关于养老服务业的研究 | 第12-13页 |
2. 关于养老伦理问题的研究 | 第13-15页 |
(三)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15-16页 |
1.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5页 |
2. 创新点及不足 | 第15-16页 |
一、养老服务业发展的伦理审视 | 第16-22页 |
(一) 养老伦理发展的时代差异 | 第16-18页 |
1. 传统养老伦理 | 第16-17页 |
2. 养老伦理发展的时代差异 | 第17-18页 |
(二) 当代养老服务业建设的伦理基础 | 第18-22页 |
1. 为人民服务 | 第18-19页 |
2. 公正与正义 | 第19-20页 |
3. 义利统一 | 第20-22页 |
二、养老服务业发展的伦理困境 | 第22-31页 |
(一) 传统养老伦理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冲突 | 第22-24页 |
1. 人身依附关系原则与平等竞争原则的冲突 | 第22页 |
2.“伦理型社会”与“法理型社会”的冲突 | 第22-23页 |
3. 宗法观念与法律意识的冲突 | 第23-24页 |
(二) 价值追求中的经济伦理困境 | 第24-28页 |
1. 公平与效率间冲突加剧 | 第24-26页 |
2. 社会资本趋利性与作为准公共物品的养老服务的矛盾 | 第26-27页 |
3. 养老服务供给不足与需求不足同时存在——结构失衡 | 第27-28页 |
(三) 家庭养老功能弱化 | 第28-31页 |
1. 代际反哺危机 | 第28-29页 |
2. 家庭养老功能弱化 | 第29-30页 |
3. 家庭信任危机 | 第30-31页 |
三、养老服务业伦理困境的成因分析 | 第31-37页 |
(一) 重要原因:价值取向多元化 | 第31-32页 |
1.“孝”文化解构及道德调控弱化 | 第31页 |
2. 传统文化继承缺失与先进文化建设乏力 | 第31-32页 |
3. 伦理理性的缺失 | 第32页 |
(二) 根本原因: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 第32-34页 |
1.“未富先老”及经济基础薄弱 | 第32-33页 |
2. 经济理性与道德价值目标偏差 | 第33页 |
3. 市场经济制度与孝文化张力的碰撞 | 第33-34页 |
4. 相关法律制度和保障制度缺失 | 第34页 |
(三) 直接诱因:家庭结构的变化 | 第34-35页 |
1. 家庭结构的核心化 | 第34页 |
2. 代际伦理关系转变 | 第34-35页 |
(四) 深层原因:社会变迁的路径依赖 | 第35-37页 |
1. 社会基础的变化 | 第35-36页 |
2. 社会变迁的路径依赖 | 第36-37页 |
四、完善养老服务业伦理建设的理性思考 | 第37-42页 |
(一) 政府职能视角 | 第37-38页 |
1. 强化政府监管职能 | 第37页 |
2. 实施物质利益赏罚 | 第37页 |
3. 鼓励民间资本注入,建设多元化筹资机制 | 第37-38页 |
(二) 社会视角 | 第38-39页 |
1. 社会环境的培育 | 第38页 |
2. 加强学校孝道感恩教育 | 第38页 |
3. 培育与提供养老服务的多元伦理主体 | 第38-39页 |
(三) 家庭视角 | 第39-40页 |
1. 注重家庭孝道伦理教育,建立新孝道 | 第39页 |
2. 转变传统养老观念,树立自主参与的养老观念 | 第39-40页 |
(四) 法律视角 | 第40-42页 |
1. 法制建设和道德教育双管齐下,自律与他律有机结合 | 第40-41页 |
2. 建立统一的养老服务保障制度,完善相关配套政策 | 第41-42页 |
结论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后记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