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阶级结构与社会结构论文--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中、老年论文

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的伦理困境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绪论第11-16页
    (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1-12页
        1. 研究背景第11页
        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二) 研究现状综述第12-15页
        1. 关于养老服务业的研究第12-13页
        2. 关于养老伦理问题的研究第13-15页
    (三)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第15-16页
        1.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15页
        2. 创新点及不足第15-16页
一、养老服务业发展的伦理审视第16-22页
    (一) 养老伦理发展的时代差异第16-18页
        1. 传统养老伦理第16-17页
        2. 养老伦理发展的时代差异第17-18页
    (二) 当代养老服务业建设的伦理基础第18-22页
        1. 为人民服务第18-19页
        2. 公正与正义第19-20页
        3. 义利统一第20-22页
二、养老服务业发展的伦理困境第22-31页
    (一) 传统养老伦理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冲突第22-24页
        1. 人身依附关系原则与平等竞争原则的冲突第22页
        2.“伦理型社会”与“法理型社会”的冲突第22-23页
        3. 宗法观念与法律意识的冲突第23-24页
    (二) 价值追求中的经济伦理困境第24-28页
        1. 公平与效率间冲突加剧第24-26页
        2. 社会资本趋利性与作为准公共物品的养老服务的矛盾第26-27页
        3. 养老服务供给不足与需求不足同时存在——结构失衡第27-28页
    (三) 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第28-31页
        1. 代际反哺危机第28-29页
        2. 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第29-30页
        3. 家庭信任危机第30-31页
三、养老服务业伦理困境的成因分析第31-37页
    (一) 重要原因:价值取向多元化第31-32页
        1.“孝”文化解构及道德调控弱化第31页
        2. 传统文化继承缺失与先进文化建设乏力第31-32页
        3. 伦理理性的缺失第32页
    (二) 根本原因: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第32-34页
        1.“未富先老”及经济基础薄弱第32-33页
        2. 经济理性与道德价值目标偏差第33页
        3. 市场经济制度与孝文化张力的碰撞第33-34页
        4. 相关法律制度和保障制度缺失第34页
    (三) 直接诱因:家庭结构的变化第34-35页
        1. 家庭结构的核心化第34页
        2. 代际伦理关系转变第34-35页
    (四) 深层原因:社会变迁的路径依赖第35-37页
        1. 社会基础的变化第35-36页
        2. 社会变迁的路径依赖第36-37页
四、完善养老服务业伦理建设的理性思考第37-42页
    (一) 政府职能视角第37-38页
        1. 强化政府监管职能第37页
        2. 实施物质利益赏罚第37页
        3. 鼓励民间资本注入,建设多元化筹资机制第37-38页
    (二) 社会视角第38-39页
        1. 社会环境的培育第38页
        2. 加强学校孝道感恩教育第38页
        3. 培育与提供养老服务的多元伦理主体第38-39页
    (三) 家庭视角第39-40页
        1. 注重家庭孝道伦理教育,建立新孝道第39页
        2. 转变传统养老观念,树立自主参与的养老观念第39-40页
    (四) 法律视角第40-42页
        1. 法制建设和道德教育双管齐下,自律与他律有机结合第40-41页
        2. 建立统一的养老服务保障制度,完善相关配套政策第41-42页
结论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5页
后记第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团队冲突对团队创新行为的影响--基于团队学习的中介作用和团队创新氛围的调节作用
下一篇:三级冷链一体化库存的协调与优化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