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绪论 | 第6-11页 |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6页 |
二、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第6-9页 |
三、论文研究思路与框架 | 第9-11页 |
第一章 宗璞新时期小说的叙事空间艺术 | 第11-24页 |
第一节 生活场域的小空间展现知识分子本色人生 | 第11-15页 |
一、寻常生活场域展示知识分子劫难中的真情 | 第12-13页 |
二、诗意的生活场域固守知识分子灵魂自足 | 第13-15页 |
第二节 特定历史时期的大空间书写知识分子的抉择与成长 | 第15-20页 |
一、抗战背景大空间下知识分子社会责任与个人命运的抗争 | 第15-18页 |
二、文革背景大空间下知识分子主流话语与个人话语的冲突 | 第18-20页 |
第三节 大空间与小空间对峙透视知识分子的迷惘与思考 | 第20-24页 |
一、大小空间对峙拷问反省人性 | 第20-22页 |
二、大小空间对峙审视抚慰心灵创伤 | 第22-24页 |
第二章 宗璞新时期小说的叙述声音艺术 | 第24-36页 |
第一节 “自语”的声音潜隐女性话语 | 第24-29页 |
一、“自语”的声音潜隐女性身份意识 | 第25-27页 |
二、“自语”的声音潜隐女性主体意识 | 第27-29页 |
第二节 “隐匿”的声音传递现代意识 | 第29-36页 |
一、“隐匿”的声音传递存在的孤独感 | 第29-32页 |
二、“隐匿”的声音传递存在的荒诞意识 | 第32-34页 |
三、“隐匿”的声音传递异化中的独立精神 | 第34-36页 |
第三章 宗璞新时期小说叙述艺术之缺憾 | 第36-43页 |
第一节 宗璞新时期小说叙事空间的缺憾 | 第36-39页 |
一、小空间的诗意描绘遮蔽时代悲剧美 | 第36-37页 |
二、大空间的温情呈现松散了叙述节奏 | 第37-39页 |
第二节 宗璞新时期小说叙述声音的缺憾 | 第39-43页 |
一、“自语”的失当导致人物扁平化 | 第39-41页 |
二、“隐匿”的乖张导致主题晦涩曲奥 | 第41-43页 |
结语 | 第43-45页 |
注释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