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矿业、冶金工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煤矿论文

淮南不同类型采煤沉陷区水体中氮磷元素的分布特征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8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水体中氮磷的研究现状第11-15页
        1.2.1 水体富营养化概述第11-12页
        1.2.2 水体中氮磷研究进展第12-13页
        1.2.3 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和防治第13-14页
        1.2.4 采煤沉陷区水体氮磷研究现状第14-15页
    1.3 研究目的、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5-18页
        1.3.1 研究目的第15页
        1.3.2 研究内容第15-16页
        1.3.3 技术路线第16-18页
第二章 样品与方法第18-24页
    2.1 研究区概况第18-21页
        2.1.1 自然地理概况第18-19页
        2.1.2 淮南采煤沉陷区概况第19-20页
        2.1.3 示范区介绍第20-21页
    2.2 样品处理和测试第21-24页
        2.2.1 样品采集第21-22页
        2.2.2 样品处理和测试第22-23页
        2.2.3 数据分析及处理第23-24页
第三章 淮南采煤沉陷水体中氮磷的分布特征第24-37页
    3.1 氮磷等指标的含量第24-27页
        3.1.1 营养盐的含量水平第24-25页
        3.1.2 DO和pH的含量第25-26页
        3.1.3 指标间的相关性研究第26-27页
    3.2 氮磷的分布特征第27-30页
        3.2.1 氮磷的空间分布第27-29页
        3.2.2 氮磷的时间分布第29-30页
    3.3 氮磷的污染源探讨第30-32页
    3.4 水质评价第32-36页
        3.4.1 综合营养状态指数评价第32-34页
        3.4.2 综合水质标识指数评价第34-36页
    3.5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四章 不同类型沉陷水体中的氮磷分布特征第37-52页
    4.1 不同类型沉陷水体中的氮磷等指标分布第37-42页
        4.1.1 水体温度、pH、DO等理化指标的时空分布特征第37-40页
        4.1.2 氮磷含量的时空变化特征第40-41页
        4.1.3 氮磷的赋存结构变化第41-42页
    4.2 氮磷在沉陷区沉积物-水体界面的迁移规律第42-46页
        4.2.1 氮素在沉陷区上覆水-间隙水的迁移第42-43页
        4.2.2 磷素在沉陷区上覆水-间隙水的迁移第43-44页
        4.2.3 沉积物中氮磷的含量第44-45页
        4.2.4 氮磷在沉陷区上覆水-间隙水-沉积物的相关性研究第45-46页
    4.3 不同类型沉陷水体中的重金属分布第46-49页
        4.3.1 重金属的含量水平第46-48页
        4.3.2 不同类型沉陷水体中重金属的含量差异第48-49页
    4.4 水质评价第49-51页
        4.4.1 综合营养状态指数评价第49页
        4.4.2 水体重金属污染评价第49-51页
    4.5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第52-54页
    5.1 结论第52-53页
    5.2 展望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62页
致谢第62-63页
作者简介及主要成果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控制及实验平台设计
下一篇:大学生心理弹性和人际压力的关系及其干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