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社区矫正管理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2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2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2-15页 |
·社区矫正 | 第12页 |
·社区矫正管理 | 第12-15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20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研究内容 | 第20页 |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二章 江门市社区矫正管理的状况 | 第22-28页 |
·江门市社区矫正的基础建设管理 | 第22-24页 |
·建立工作机构 | 第22页 |
·制定工作方案 | 第22-23页 |
·完善规章制度 | 第23页 |
·建立工作台帐 | 第23页 |
·构建工作网络 | 第23-24页 |
·实行信息化管理 | 第24页 |
·江门市社区矫正的监督教育管理 | 第24-27页 |
·做好监督管理 | 第24-25页 |
·实施分类管理 | 第25页 |
·组织公益劳动 | 第25页 |
·开展心理辅导 | 第25-26页 |
·开展帮扶救助 | 第26页 |
·开展志愿服务 | 第26页 |
·加强协调监管 | 第26页 |
·接收托管服刑人员 | 第26-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江门市社区矫正管理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8-32页 |
·江门市社区矫正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28-30页 |
·管理环节衔接不足 | 第28页 |
·管理的执法主体责权不一 | 第28页 |
·管理基础建设薄弱滞后 | 第28页 |
·管理工作缺乏程序保障 | 第28-29页 |
·分类监督管理措施缺乏 | 第29页 |
·心理矫正管理工作缺乏 | 第29页 |
·公益劳动管理得不到有力保障 | 第29页 |
·管理工作的社会参与力量薄弱 | 第29-30页 |
·江门市社区矫正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0-31页 |
·法律上存在空白 | 第30页 |
·司法所基础建设落后 | 第30页 |
·缺乏必要的经费保障 | 第30-31页 |
·缺乏公益劳动基地 | 第31页 |
·专业人材缺乏 | 第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四章 国内其他城市社区矫正管理经验的借鉴 | 第32-35页 |
·国内其他试点城市的社区矫正管理模式 | 第32-33页 |
·国内省市社区矫正管理经验借鉴 | 第33-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五章 对完善江门市社区矫正管理的思考 | 第35-42页 |
·加强江门市社区矫正管理的基础建设 | 第35-36页 |
·加强社区建设 | 第35页 |
·加强基地建设 | 第35-36页 |
·加强司法所建设 | 第36页 |
·健全江门市社区矫正管理的保障机制 | 第36-37页 |
·确保经费的投入 | 第36页 |
·提高社区矫正工作者的专业素质 | 第36页 |
·引导社会团体和社会志愿者发挥作用 | 第36-37页 |
·完善江门市社区矫正管理的制度设计 | 第37-39页 |
·建立风险评估制度 | 第37页 |
·建立效果评估机制 | 第37-38页 |
·推行个案矫正管理 | 第38页 |
·完善入矫衔接制度 | 第38页 |
·健全日常管理制度 | 第38-39页 |
·改进江门市社区矫正管理的方式方法 | 第39-41页 |
·加强社区矫正工作的宣传力度 | 第39页 |
·加强政府部门间的协调配合 | 第39-40页 |
·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 | 第40页 |
·重视心理咨询手段的运用 | 第40-41页 |
·开展多元化的公益劳动 | 第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结论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附表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