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率可重构天线的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3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页 |
1.2 可重构天线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8页 |
1.2.1 频率可重构天线 | 第12-15页 |
1.2.2 极化可重构天线 | 第15-17页 |
1.2.3 方向图可重构天线 | 第17-18页 |
1.3 可重构技术的实现方法 | 第18-21页 |
1.3.1 改变天线单元结构 | 第18-20页 |
1.3.2 控制馈电网络 | 第20-21页 |
1.4 论文各部分的内容安排 | 第21-23页 |
第二章 研究可重构天线的理论基础 | 第23-32页 |
2.1 引言 | 第23页 |
2.2 微波开关元器件的基本理论 | 第23-29页 |
2.2.1 PIN二极管 | 第24-27页 |
2.2.2 变容二极管 | 第27-29页 |
2.3 可重构偏置电路的设计理论 | 第29-3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陷波可重构超宽带天线 | 第32-53页 |
3.1 引言 | 第32页 |
3.2 陷波技术理论基础 | 第32-34页 |
3.3 超宽带天线实现陷波的几种方法 | 第34-36页 |
3.4 陷波可调的基本原理 | 第36-37页 |
3.5 陷波连续可调超宽带天线 | 第37-46页 |
3.5.1 天线的设计过程 | 第37-40页 |
3.5.2 偏置电路设计 | 第40-41页 |
3.5.3 天线的仿真与测试 | 第41-46页 |
3.6 二阶陷波结构 | 第46-47页 |
3.7 二阶陷波离散可调超宽带天线 | 第47-52页 |
3.7.1 天线的设计过程 | 第47-50页 |
3.7.2 偏置电路设计 | 第50-51页 |
3.7.3 天线的仿真与测试 | 第51-52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四章 带宽可重构天线 | 第53-63页 |
4.1 引言 | 第53页 |
4.2 实现多频化的几种常用技术 | 第53-54页 |
4.3 带宽可重构天线设计 | 第54-62页 |
4.3.1 天线的设计过程 | 第54-56页 |
4.3.2 偏置电路设计 | 第56页 |
4.3.3 地板对天线的影响分析 | 第56-58页 |
4.3.4 天线的仿真与测试 | 第58-6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五章 带宽可重构的二元阵列天线 | 第63-73页 |
5.1 引言 | 第63页 |
5.2 二元天线阵 | 第63-67页 |
5.3 带宽可重构二元天线阵列设计过程 | 第67-72页 |
5.3.1 单个天线阵元设计 | 第67页 |
5.3.2 单分流馈电结构设计 | 第67-68页 |
5.3.3 二元天线阵列设计 | 第68-69页 |
5.3.4 偏置电路的设计 | 第69页 |
5.3.5 天线的仿真与测试 | 第69-7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结论及展望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附件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