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共产党论文--党史论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论文

陕甘宁边区财政政策对解决根据地民生问题的贡献研究--以抗日战争时期为研究对象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前言第11-19页
    一、论文选题的意义第11-12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第12-16页
        (一)国内研究现状第12-15页
        (二)国外研究现状第15-16页
    三、论文的主要内容、创新点与不足点第16-17页
        (一)主要内容第16页
        (二)创新点第16-17页
        (三)不足点第17页
    四、论文的研究方法第17-19页
        (一)文献研究法第17-18页
        (二)图表分析法第18页
        (三)归纳总结法第18-19页
第一章 陕甘宁边区的财政状况概述第19-27页
    一、财政工作在贫瘠落后的环境中艰难起步第19-21页
        (一)地理背景第19-20页
        (二)社会经济背景第20-21页
    二、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发展概况第21-27页
        (一)争取外援,休养民力第22-23页
        (二)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第23-24页
        (三)迎难而上,精兵简政第24-25页
        (四)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第25-27页
第二章 陕甘宁边区民生问题概述第27-44页
    一、通货膨胀的物价问题第27-31页
        (一)陕甘宁边区通货膨胀的概况第27-29页
        (二)陕甘宁边区通货膨胀的原因第29-31页
    二、自然灾害与社会救助问题第31-37页
        (一)陕甘宁边区的自然灾害状况第32-36页
        (二)陕甘宁边区的社会救助问题第36-37页
    三、医疗卫生问题第37-40页
        (一)陕甘宁边区的医疗卫生问题第37-38页
        (二)陕甘宁边区医疗卫生问题的成因第38-40页
    四、文化教育与社会风气问题第40-44页
        (一)陕甘宁边区的文化教育问题第41页
        (二)陕甘宁边区的社会风气问题第41-44页
第三章 陕甘宁边区财政政策对改善陕甘宁边区民生的历史贡献第44-76页
    一、应对生活危机,解决生存问题第44-52页
        (一)调整土地政策,增加农民收入第44-48页
        (二)发展农业经济,扶持农业生产第48-50页
        (三)整治通货膨胀,开展平价运动第50-52页
    二、政府积极赈灾,加强社会保障第52-60页
        (一)善用财政政策,救助根据地灾民第52-54页
        (二)加强社会救助,安置难民、移民第54-57页
        (三)优待抗日军属,重视抚恤和安置工作第57-60页
    三、加大财政投入,解决健康问题第60-69页
        (一)提高民众卫生意识,开展群众卫生运动第61-64页
        (二)建设卫生服务机构,培养和整治医疗队伍第64-67页
        (三)保障人民健康水平,研发和自制药品第67-69页
    四、大力发展教育,整治社会风气第69-76页
        (一)建立教育机构,健全教育体系第69-71页
        (二)加大文化投入,发展社会教育第71-73页
        (三)禁除烟毒与改造“二流子”第73-76页
第四章 陕甘宁边区运用财政政策解决民生问题的基本经验与当代启示第76-90页
    一、陕甘宁边区运用财政政策解决民生问题的基本经验第76-82页
        (一)坚持共产党对于改善边区民生的领导第76-77页
        (二)改善民生,归根结底是为了人民的利益第77-78页
        (三)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注重精神文化生活第78-79页
        (四)注重财政与民生的平衡发展第79-81页
        (五)根据具体情况改革财政税制第81-82页
    二、陕甘宁边区运用财政政策解决民生问题的当代启示第82-90页
        (一)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第82-83页
        (二)坚持共享发展,着力增进人民福祉第83-84页
        (三)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第84-85页
        (四)坚持财政与民生的综合平衡发展第85-87页
        (五)坚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财税体制第87-90页
结语第90-92页
参考文献第92-97页
致谢第97-98页
个人简历第98页

论文共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模拟土地利用变化对地下水硝酸盐面源污染影响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SERVQUAL的铁路货运服务质量评价研究